东湖灯会送上武汉祝福
2023-02-06 09:36:00 来源:武汉晚报

华灯璀璨闹元宵。2月5日20时,中央广播电视总台《2023年元宵晚会》在央视综合频道、中文国际频道等多个电视频道、广播频率和新媒体平台同步播出。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的元宵晚会并未提前公布节目单,“开盲盒”式的开场让网友们感到兴奋又刺激,“看到了自己喜欢的节目就像中了大奖”。

晚会延续了“欢乐吉祥、喜气洋洋”的总基调,通过民歌、戏曲、艺术体操、歌曲、曲艺等多种艺术形式的节目,展现出了“花灿灯彩闹元宵”的传统佳节特色。记者发现,今年晚会出现了熟悉的武汉元素,东湖迎春大鱼灯会火热亮相,代表武汉向全国人民送上新春祝福。

亮相央视元宵晚会东湖灯会送上武汉祝福

“此刻我正在东湖迎春大鱼灯会的现场。说起武汉,长江、汉江穿城而过,百余座湖泊星罗棋布。吉祥的锦鲤和生肖兔年兔子造型打造了35万平方米的花灯,7米长的超大鱼灯率领群鱼在夜色中闪烁飞舞。”21:30左右,东湖迎春大鱼灯会亮相央视元宵晚会,以36秒的时长向全国观众呈现出东湖畔火树银花不夜天的热闹景象,央视主持人和灯会演员们共同站在荧幕前,用武汉方言向全国人民送上新春祝福:“祝全国的观众朋友们,年年有余、突飞猛进!”

自正月初一火热开幕以来,东湖迎春大鱼灯会与大众共度了欢乐的兔年春节。“瑞兔迎春”“世界名湖”“大美东湖”三大花灯灯组将东湖的文化旅游美景创意绽放在湖畔,35万平方米灯海日日点亮,非遗汪满田鱼灯远道而来舞出传统年味,大型无人机表演则在夜空中绽放出祝福满满的“现代烟花”,游客们徜徉灯会中,猜灯谜、庆团圆,一派喜气洋洋的美好场景。

“花灯耀四海”非遗民俗、各地灯会

相约上元佳节

记者了解到,今年元宵晚会以“花灯耀四海”为主线,北京灯彩、秦淮灯彩、硖石灯彩、潮州花灯等一系列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中国传统民俗工艺在晚会中惊喜亮相。

其中,硖石灯彩主要流传于浙江省海宁市硖石镇,是浙江著名的传统民间工艺美术。

据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介绍,硖石灯彩以针剌花纹出名,灯体以宣纸、竹篾、铅丝为主要材料,有画、拗、刻、扎、针刺、裱、糊、结等八大制作技法,制成后以灯映画,能显出形象逼真、惟妙惟肖的立体画面。

早在唐僖宗乾符年间,硖石灯彩即已誉满江南,南宋时,被列为朝廷贡品。清代乾隆年间,硖石形成了演灯、顺灯、斗灯的盛况,各色灯会层出不穷。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硖石民间制灯、迎灯盛行,灯彩的制作工艺和造型形态亦有较大突破,出现了“龙舟”“采莲船”等品种。

昨晚的元宵晚会上,包括硖石灯彩在内的中国传统民俗工艺与东西南北中多地灯会的实景拍摄相呼应,网友直呼大饱眼福。

“思想+艺术+技术”晚会创新亮点多

今年央视元宵晚会,除了让人眼前一亮的民俗元素,还有不少吸睛的科技创新应用。

据悉,晚会按照“思想+艺术+技术”融合创新要求,通过AR虚拟特效、XR虚实融合制作、立体视频和三维菁彩声等新技术应用,大幅度提升了节目视音频沉浸式效果。

此外,演播大厅舞台大屏幕视频、灯光、升降舞台和现场扩声全面实现集中控制,舞美视觉、现场扩声效果和安全播出水平均得到大幅提升。

内容方面,晚会依托民乐、诗词、戏曲、非遗等传统文化进行创作,实现了科技与文化的双向赋能。比如由众多演奏家创新打造新国乐曲目《百凤朝阳》,奏出了中华民族昂扬向上的精气神;全新演绎的《新花好月圆夜》,将河北竹板书和苏州评弹两种曲艺形式进行融合创作,表达出圆满和美的寓意;由中国人民解放军仪仗司礼大队奏唱的歌曲《强军有我》,以豪迈的激情、磅礴的气势,展现了中国军人的血性和担当。

元宵节除了看花灯,猜灯谜的环节也必不可少。除了精彩的节目之外,晚会中还穿插了不少灯谜,比如“十分难得,打一人名”“一边是一天,一边是一年,打一字”,聪明的你都猜出来了吗?

本报综合消息记者晋晓慧通讯员彭冲韩璇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