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湖北省首个心理危机干预门诊悄然开诊,800元看“心病”仍一号难求。2月22日上午11时50分,在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精神卫生中心二楼的心理危机干预门诊,精神卫生中心负责人王惠玲教授正准备看当天上午的第四位患者。目前,该院有7位副主任医师及以上职称的医生在看心理危机干预门诊,号源提前一周在该院微信公众号放出,基本上会“秒光”。
心理危机干预
是以问题为中心的治疗
据中国医师协会精神科医师分会会长、武汉大学人民医院院长王高华教授介绍,该院精神卫生中心的心理危机干预门诊,是去年底湖北省医保局、省卫健委联合发布关于9项医疗服务价格项目的通知后,省内首家开诊的心理危机干预门诊。目前每周一至周五接诊,每半天限号3人,每次诊疗时间50分钟。
“普通精神科门诊,是以疾病诊断和药物治疗为主。”该中心黄永兰副主任医师介绍,精神科有三种门诊方式:
第一种是普通门诊,俗称开药门诊。这里来的往往是“老病号”,只需要挂普通门诊号,医生会根据其用药的情况给予适当指导。
第二种是专家门诊和专病门诊,一般多为新病人或者多方求医无果的病人。医生会询问病人的病情,开具辅助检查,待得出诊断结果,给出处理意见。
第三种则是新开的心理干预门诊。这类病人往往是陷入情绪困扰,但本能地抗拒“精神疾病”的诊断。医生会扮演一个倾听者和引导者的角色,了解病人的情绪困扰根源,通过专业的分析手段,帮助病人打开“心结”。心理干预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但为了提高诊疗效率,医生会尽可能采用以问题为中心的短程心理治疗。当然,这个过程中会严格尊重患者隐私、保护患者权益。
心理危机干预
是“医生陪伴患者成长”
黄永兰解释,心理干预治疗原理是医生陪伴着来访者,就他(她)带来的问题一起讨论。问题可能会有三四个解决的方案,来访者自己在领悟后,自行选择一个对自己更合适的方案。“其实我们医生更多是陪伴的角色,帮助患者内在的自我成长。引导患者自我强大以后,自然可以去处理其他的问题。”
最近有一名20多岁的女性,她的一些生活经历让她坚定表示“不会原谅父亲,不会原谅母亲。”在不踩法律的底线、不危害自己生命安全、不损害他人利益的前提下,医生会倾听并帮助她分析,尽可能让患者自己领悟、自我成长,作出合适的选择。
“这就是以病人为主的原则。当然如果这个来访者有明显的自杀等反伦理反社会念头,哪怕患者要求医生保密,医生也一定要告知家属。”黄永兰强调。
预约挂号
不要主观判断盲目自行诊治
“是不是要先做了心理测量再来看病呀?”“我想带老人看病怎么挂号呀?”心理干预门诊的专家经常会接到这类咨询,特别是年轻人群盲目“迷信”各种心理测试。专家表示,心理测试测量系统多,大约有四五十个,患者就诊后,医生要了解患者的基本情况,再做相应的测量,还会做一些认知功能的检查,医生接诊病人后开具检查,会更有针对性。
心理危机干预门诊目前实行预约挂号制、按时段就诊,在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微信公众号上可提前一周预约。该中心的专家在专家门诊一般看30—40个病人,心理危机干预门诊则是半天3个号,给予来访者充分的表达时间。
需要强调的是,“有些病人事实上已经达到精神疾病的诊断,如精神分裂症、抑郁症等,有的甚至有很严重的自杀倾向,这些都不是一般心理咨询能处理得了的,需要有带有精神科和医学背景的医生来处理”。
王惠玲教授表示,目前开展心理危机干预和心理治疗服务的公立医院不多。一些患者遭遇心理创伤和心理困境,影响日常生活,急需进行心理干预,往往因找不到合适的求助渠道而茫然无措。心理危机干预门诊应运而生,有专业的精神科医生治疗师保证心理危机干预门诊的质量,给有需求的患者提供了一种新的选择。据悉,目前武汉市精神卫生中心、武汉市武东医院等正在拟定相关计划,也即将开设心理危机干预门诊。
记者毛茵通讯员胡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