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三岔五,把自己家的垃圾放在邻居家门口。这件事,一个小学生悄悄干了一年多后,终于被邻居抓了个“现行”。然而,邻居老奶奶一点都不恼,还逢人便夸:“这个孩子可好了!”
这是怎么一回事呢?
3月4日,本报记者对此进行了一番采访。
这个小学生叫董哲源,12岁,新洲区阳逻街道第四小学六(6)班学生,家住阳逻街道保利·圆梦城6区。
故事要从2017年说起。当年搬入小区不久,细心的董哲源就发现住在他们家一楼的一位老奶奶,经常翻小区的垃圾桶,把可回收的废品带回家。
“老奶奶家一定很穷,要捡垃圾补贴家用。我想帮帮她!”6岁,刚上小学一年级的董哲源有一颗善心,想法纯朴。
此后,他就把家里可回收利用的废品整理好,隔三岔五悄悄放在老奶奶家门口。一年多以后,他被老奶奶家的小孙子撞见了,“秘密行动”曝了光。
“为什么要悄悄做这件事呢?”面对记者的提问,董哲源同学回答让人忍俊不禁。他羞涩地说:“我不好意思!怕老奶奶拉我到她家吃饭。”
窗户纸捅破了,董哲源可以大大方方做好事了!他这一做就坚持了6年。董哲源的家人很支持他,在阳台上专门给他设了一个废品回收工作台——爷爷喝完的酒瓶、自己的旧书本、妈妈拆过的快递盒、家里的旧衣物……他都收集整理起来。
“有时候,我也会把奶奶种的新鲜蔬菜,家里做的好吃的,送到一楼老奶奶家。”董哲源告诉记者,一楼老奶奶不时也会送来自己东北老家的美食,韭菜合子、烙饼什么的。
据记者了解,一楼的老奶奶名叫夏忠贤,一家人从黑龙江省佳木斯市搬来。年轻的时候,她做家庭主妇,丈夫跑运输,供两个孩子上学很不容易。正是当年的那段经历,老人养成了勤俭的习惯。
“两个儿子媳妇对我们都很孝顺,我们现在跟小儿子一家三口生活在一起,不缺钱,就是闲不住。老伴现在是小区园林绿化队小班长,我6年前中风了,经常在小区遛弯,顺带捡点废品,既健了身,又可补贴一下家用。”说到董哲源小朋友,夏忠贤直竖大拇指,“我可喜欢这孩子啦,善良又细心!”
班主任刘宁告诉记者,董哲源在学校也是个品学兼优的好学生,还是班上的副班长。最近,学校评美德少年,他的事迹才被学校知晓。
“小小的善举,坚持了六年,真不容易!董哲源同学是大家学习的好榜样!”刘宁老师夸赞说。
文/记者周锐通讯员郑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