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蛰到,来读一本中国版《昆虫记》吧
2023-03-07 04:02:00 来源:武汉晚报

武汉晚报讯(记者万建辉通讯员王薇)惊蛰节气前,“虫鸣”阵阵,春意浓浓。3月4日下午,第八届鲁迅文学奖获奖作家庞余亮的新作《小虫子》分享会在京举行,评论家、书评人、书籍设计师、庞余亮本人和现场读者们分享了“一个小虫子驮来的春天”。

记者从人民文学出版社了解到,庞余亮是江苏兴化人,早年就读于扬州师范学院,做过15年教师和5年记者,曾担任《南方周末》散文写作训练营导师,多篇作品入选中小学语文阅读理解,著有散文集《半个父亲在疼》《小先生》等。他的多部儿童文学作品《小不点的大象课》《神童左右左》《躲过九十九次暗杀的蚂蚁小朵》《看我七十三变》深受孩子喜爱。

没有虫子的童年是寂寞的,虫子与童年是文学永恒的主题。惊蛰时分破土而出的《小虫子》是“小先生”庞余亮的散文新作,也是庞余亮“小先生三部曲”的第二部,今年2月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小虫子》里,庞余亮从“三味书屋”返回到“百草园”,叙述了童年时代和各种小虫子为敌、为友、为食的故事。今年也是法国著名昆虫学家、文学家、博物学家、《昆虫记》作者法布尔诞辰200周年的特别之年,庞余亮用《小虫子》完成了向200岁的法布尔的致敬。

分享会上,小朋友们集体诵读了《小虫子》中《蜜蜂与怪孩子》。春天的蜜蜂、蜜蜂屎和蜜蜂蛋的故事,引起了在场大读者和小读者们极大的好奇心。承继了《昆虫记》的童趣和虫趣的《小虫子》,被小读者们热捧,遗忘已久的童心在分享会长出了闪亮的翅膀。

除了瓢虫、蚂蚁、米象虫和蜜蜂这四种小虫子,庞余亮在《小虫子》里写了近40种小虫子。没有宏大叙事,但有最丰富的触角和探究;没有苦痛的停留,只有世间万物相互照应的幽默。字里行间充溢着浓郁的亲情和自然生长的爱心,文字轻松活泼,用含泪微笑的叙述偿还了童年的神奇。通过《小虫子》,庞余亮还重新命名了童年和虫子,还贡献了新鲜的独特的昆虫知识,期待读者的好奇心一起探究。

《小虫子》作者、散文家庞余亮说,《小虫子》是他访问小虫子、访问童年、访问被忽略已久的自然和大地的作品。他认为,小虫子是打开童年、打开人生、打开自然奥秘的一把钥匙。和小虫子做朋友,不仅可以让孩子成为一个观察虫子、成为优秀的作文高手,同时也有可能成为未来的大科学家。“好奇心是创造世界的最强大动力,一个科学家没有好奇心不能成为科学家,要把孩子从手机、从游戏里拔出来,靠什么拔?大人的力量是不够的,小虫子和大自然就有这个力量,小虫子和大自然真的能够拉大车,回到大自然中和小虫子交朋友,真的可以拥有一个完整的童年!”

中国作协书记处书记、《人民文学》主编施战军表示,自然记忆、自然情感、自然寄托是伴随着成长的瑰宝,《小虫子》捡拾的就是这样一些宝物。《小虫子》是一本中国式的《昆虫记》,并非研究的、非科普的,而是生活的、有关生趣的人与身边自然共生互照之书。写的是性格,是对生活的态度,展现的是趣味,是欢喜,是爱与怕的共情。这本书在自然的烛照下,我们重拾那些小小的撒野的故事,那个撒野又不是过分的,而是怀着兴头、怀着滋味的一个一个可爱的故事。

书评人史航说,回想起虫子的世界,每个人都有记忆,《小虫子》出来后,我们省事了,我们不用写这本书就可以回忆了,它是可以让很多读者偷懒的一本书,甚至很多父母可以偷懒直接让孩子看的书,庞余亮老师用他自己的细腻很辛苦地回忆了这一切。“我可以说,你要知道我的童年吗?在庞余亮的书里有一部分就是。《小虫子》是丰富的,它是田野中采来的一个植物,上面有种子,中间挂着虫卵,底下还有泥土,这才是一本书。《小虫子》还是一个溜边的孩子能看的好书,就像我们看《麦兜故事》那样的东西。”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