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百吨澳洲“掺杂”金条卖到中国?
2023-03-10 04:01:00 来源:武汉晚报

近日,澳大利亚广播公司报道称,该国著名的珀斯铸币厂(ThePerthMint)涉嫌将上百吨不符合中国上海黄金交易所要求的金条卖到了中国,而且对中方隐瞒了这一情况。

“突然担心家里的黄金不真了。”上述消息在网上传播后,国内不少网友纷纷发帖热议。事件背后的真相到底是什么?

当事方双双否认!

针对“澳洲珀斯铸币厂向上海黄金交易所出售‘掺杂’金条”的媒体报道,上海黄金交易3月8日发布声明称,经查,该报道的内容背离真相,已经构成对上海黄金交易所的名誉侵权。相关媒介没有尽到对内容的审查责任,导致失实的内容信息在网络传播,对上海黄金交易所声誉造成了严重侵害。

上海黄金交易所表示,相关方应立即停止侵权。上海黄金交易所将保留采取进一步措施的权利,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而对于澳大利亚广播公司的报道,珀斯铸币厂也做出了回应。该铸币厂强调,出售给中国客户的金条的黄金纯度和价值没有任何问题。

珀斯铸币厂表示,珀斯铸币厂生产和销售的一公斤金条从来都至少含有99.99%的黄金,符合规格。这一点从来未有过争议。

声明进一步解释说,该铸币厂的一公斤99.99%的金条最多含有0.01%的非黄金材料,包括银和铜。这些纯度规格符合行业标准,并与国际市场权威机构伦敦金银市场协会制定的标准一致。

双方早有“纠葛”?

双方关于黄金成分产生的“纠葛”向前可以追溯到2021年。

据环球时报援引澳大利亚广播公司的报道,2021年,上海黄金交易所发现了珀斯铸币厂制造的两个金条存在杂质超标的情况。两个金条尽管在黄金的纯度上没问题,但因为上海黄金交易所对于杂质有更高的要求,两个金条银杂质的含量超标了。

在上海黄金交易所向珀斯铸币厂投诉了此事后,珀斯铸币厂调查发现,两个金条中的其中一个其实早就被铸币厂发现存在问题。出问题的可能不止这一两个金条,而是有可能多达100吨——因为这些金条都是自2018年以来经过一个掺杂稀释工艺生产出来的。

在3月8日的最新声明中,珀斯铸币厂再次提到了此前的风波,称2021年9月,该厂曾被告知,其一些一公斤的金条不符合上海黄金交易所的非黄金规范。

珀斯铸币厂立即启动了对其精炼做法的审查,实施了新工艺,以确保一公斤金条的平均最低黄金纯度为99.996%,而行业标准约为99.992%。这一新做法于2021年12月生效,实现了一公斤金条中的非黄金成分最高为0.004%,符合上海黄金交易所的非黄金规范标准。

标准有何不同?

业内人士指出,本次交割风波的争议点不在于黄金纯度,更多的是在于0.01%的杂质里,可能有部分金属含量超过了上金所交割标准。“也就是说珀斯铸币厂售卖的黄金纯度达到了99.9%,但杂质部分,比如银和铜的含量可能不达标。”

当前,在对金锭杂质标准的界定上,不同国家的规定有所不同。

记者注意到,上金所官网公布的SGEB1-2019金锭标准中提出,品级为一级的交割黄金纯度必须达到99.99%,同时其银的含量不能超过0.005%,铜不能超过0.002%,所有杂质成分总量不能超过0.01%。

然而,上金所交割的进口金锭是由伦敦金银市场协会(LBMA)认定的合格金锭供货商/精炼厂生产的标准黄金。伦敦金银市场协会在交割规则中只规定了金锭可接受的最低纯度为含金量995.0‰,而没有对金锭中其他杂质元素的数量和含量进行标注。

综合央视财经、中新社、《第一财经》、《每日经济新闻》报道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