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脑植入“芯片”唤醒沉睡的“植物人”
2023-03-17 18:00:00 来源:武汉晚报

武汉晚报讯(记者刘璇通讯员尹茜李林牧)3月22日是“世界昏迷日”。16日,北京朝阳中西医结合急诊抢救中心董月青教授做客长江日报大武汉直播间时指出,及时把微小意识状态的人甄别出来,在黄金时间窗内接受促醒治疗,有很大可能将他们唤醒。

2022年11月3日,在建筑工地打工的何凡从3米多高的脚手架摔下昏迷不醒,被诊断为特重型颅脑损伤。两次开颅手术保住了命,31岁的他却一直处于深度昏迷状态。经过严格的意识测评,何凡处于微小意识状态,在医生的建议下他接受了高颈段脊髓电刺激促醒手术。开机2周后,他睁开眼睛,3个月后可以推着助行器走上50米。

武汉科技大学附属普仁医院昏迷促醒中心主任潘德锐向记者透露,每个人的大脑里都有一个“网状上行激活系统”,这是人体能够保证正常苏醒-睡眠循环的中枢。如果该系统受损,大脑就会丧失保持苏醒的能力,成为“植物人”。

作为国内最早开展脊髓电刺激和中央丘脑电刺激促醒研究的专家,董月青教授在国内率先成立昏迷促醒-康复中心。他告诉记者,目前主要有三种方式:“深部脑电刺激”“脊髓电刺激”和“迷走神经电刺激”,都需要植入电极芯片,对患者的唤醒系统施加外源的持续电刺激据统计,经过筛选后的微小意识状态患者,促醒率可达到50%—60%。

董月青表示,每个患者昏迷促醒的最佳时机因人而异,一般来说缺血缺氧性脑病在1—3个月进行,脑外伤在3—6个月左右。

2月,武汉市普仁医院与董月青教授合作成立“华中地区昏迷促醒中心”,董月青教授不定期来汉指导查房、门诊、手术,湖北及周边地区的患者在家门口就能享受优质的医疗资源。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