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晚报讯(记者宋磊通讯员王欣)“要不是你们,还不知道要浪费多少电费。”近日,在江岸区永清街道某小区,业主周先生对前来进行供电巡检的国网武汉供电公司汉口客户服务中心二七供电服务站站长周钊连声道谢。
周钊说前不久,二七供电服务站供电网格员白明智在供电营销系统主动检查时发现,周先生家每月产生额度较固定的百余元电费欠费,这种情况在周先生所在小区并非个案。白明智迅速联系小区物业公司后了解到,周先生购买的是精装修商品房,购房后一直空置。
“既然没有入住,怎会产生电费?”带着疑问,白明智协调小区物业请来周先生进行了入户检查,并对小区内供电设施进行拉网式排查,终于查明原因:该小区精装修楼宇配备的中央空调风管机、室内智能控制系统交房后一直处于通电待机状态,每日耗电量可达7度,对此,暂未入住业主普遍不知情,未能将这些设备彻底断电,因而产生每月百余元电费。供电人员协同小区物业将与周先生有共性问题的业主收集汇总,统一通知,建议实施彻底断电,堵住了这个隐形电耗漏洞。
“以前,供电故障排查止于居民用户电表,居民室内电路并不在排查范围内,但我们推行‘主动工单’,主动为用户查找解决问题,打通供电服务的‘最后一公里’。”周钊介绍,二七供电服务站服务5个街道、44个社区、12.3万户居民。为提高服务效能,去年,他带领该站员工主动创新,在全市率先推出“主动工单”服务,将供电维修派单变“被动”为“主动”。在这个创新机制下,二七供电服务站供电人员日常进行低压设备巡检,主动发现故障隐患;登录线上服务平台,根据电费异常等情况查找问题;创建大数据分析平台,根据“被动接单”判断用户潜在服务需求,自动触发“主动工单”。
一张张“主动工单”派出,将故障控制在发生之前。
前不久,供电网格员在黄家墩社区日常巡检时发现,一根树枝卡在高空进线口处,他们立即通知抢修人员取下树枝,避免了可能发生的供电故障;供电网格员还发现,一老旧小区内建设的共享充电设备接用了居民电表,用电量超过了该电表负荷,随时可能“烧表”,供电网格员立即为充电设备更换了功率更大的电表。
周钊说,二七供电服务站将继续完善“主动工单”自动分析平台,确保使用准确率高,提高“主动工单”及时性和质量,同时继续坚持完善供电人员日常巡检制度,将相关工作纳入员工绩效考核。“为居民多想一点,服务再延伸一步,让供电服务工作效率、服务质量双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