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晚报讯(记者潘璐通讯员陈雪莹熊珺和世玉)“自从有了尾菜处理设备,我们基地的尾菜都通过堆肥处理变成了有机肥重新还田,不仅再也看不到尾菜乱堆乱放的现象,还节省了尾菜清运和购买有机肥的费用,真是一举多得。”近日,农业农村部南京农业机械化研究所研究员陈永生、武汉市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指导中心正高级工程师张丽华一行,到武汉市东西湖区进行尾菜处理指导,武汉市强鑫蔬菜产销专业合作社基地负责人对他们表示了热烈欢迎。
据了解,东西湖区年播种蔬菜面积30万亩以上,生产加工过程中产生了大量尾菜,当地经营主体有的将尾菜直接还田,易造成下茬作物的病虫害发生;有的当作生活垃圾处理,额外支付垃圾清运费增加经营成本……尾菜成为困扰当地蔬菜经营主体的一大难题。为解决这一难题,武汉市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指导中心、东西湖区农业农村局主动与农业农村部南京农业机械化研究所对接,引进智流膜堆肥技术,在武汉市强鑫蔬菜产销专业合作社打造尾菜处理示范点,为尾菜处理寻找出路。
示范点一次可处理20吨尾菜,处理周期约一个月,处理过程干净清洁,不产生异味,堆肥的产品可通过农机具直接施入田块中,据介绍,第一批次尾菜堆肥产品已撒入田块中,种上了苋菜,生长情况明显比其他苋菜好。
看到尾菜处理示范点的运行效果,东西湖的其他经营主体也纷纷向该区农业农村局提出申请,要引进相关技术。下一步,武汉市农业农村局、东西湖区农业农村局将持续开展尾菜处理试验示范,帮助蔬菜生产经营主体改善生产生活环境,降低经营成本,为乡村绿色振兴提供支撑,助力无废城市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