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三年内构建生活垃圾分类治理体系
2023-03-24 09:10:00 来源:武汉晚报

武汉晚报讯(记者陶常宁通讯员金辉徐池)3月23日,《武汉市生活垃圾分类三年实施方案(2022~2024年)》新闻发布会上提出,提升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水平,三年基本构建与超特大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生活垃圾分类治理体系。

2022年,我市实际建成分类收集屋300座,创建分类示范点500个,推动党政机关等公共机构强制分类全覆盖,提升了居民垃圾分类知晓率、参与率。

今年,将提升垃圾分类处理能力,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率达60%以上,继续推进高标准示范点建设,强化公共机构强制分类示范,使居民垃圾分类体验感、获得感不断增强。

2024年,完善生活垃圾全程分类系统,完善资金投入、市场激励、法制保障等机制,基本构建形成超大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治理体系,居民分类习惯基本养成。

《方案》明确十项主要任务,包括规范投放收运管理,建成分类收集屋1000座,新改建环保型分类收集转运站100座,开展分类执法,严查“混装混运”。将加大对分类收运单位的监管,对“混装混运”行为严格执法,定期通报曝光,保障分类收运严格落实。

提升分类处置能力,2023年实现原生垃圾零填埋,2024年生活垃圾总处理能力达到20000吨/日。

打造高标准分类示范点1500个,示范带动重点单位垃圾分类基本全覆盖。

大件垃圾、装修垃圾从源头分类收运、专门处理,完善再生资源回收网络体系,提升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

强化餐厨垃圾管理,倡导“光盘行动”,推动机关事业单位食堂和大型餐饮企业安装1000台三相分离装置和就地处理设备。

闭环管理有害垃圾,2023年各区打通有害垃圾处理链条,2024年全面建成有害垃圾闭环管理系统。

创新分类工作机制,推广以社区居委会、分类专业公司、物业企业为主导的垃圾分类模式,强化投放环节智慧引导,至2024年全市建成500个智慧分类投放示范点。

完善法规政策体系,研究制定分类计量收费和低值可回收物资源化回收利用补贴政策,争取出台大件垃圾、装修垃圾、有害垃圾分类收集处理扶持政策。

为了让垃圾分类新风尚深入人心,将垃圾分类纳入学校德育教育,每年建成100所生活垃圾分类示范学校。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