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隔20余年后重新开设中医病房
2023-04-04 06:02:00 来源:武汉晚报

武汉晚报讯(记者武叶通讯员邱琼万青)4月3日,一个简单庄重的揭牌仪式在协和武汉红十字会医院住院部举行,该院时隔20余年后重新开设中医病房,开放18张床位。

揭牌仪式上,68岁的原中医科医生王绍基回忆,1976年自己到医院上班时,中医科人才济济,有冯发祥、陈伯英、郑嘉琨、梁爱玲等一批优秀的老中医坐诊,患者自四面八方慕名而来,比肩接踵。王绍基说,他对当年的中医科有三点印象深刻:一是门诊量和住院量大,他随老师陈伯英坐门诊,从早上8时开始看病人,中间除了上厕所以外基本闲不住,中医病房高峰期开设有45张病床,仍会出现一床难求的情况。二是医患关系特别好,大家有空就去住院部跟病人“唠一唠”,病人对医生也特别信赖。三是中医科病历写得最好,在手写病历时代,很多医生练就一笔好字,病历就像一件艺术品。

当天,74岁高龄的退休返聘老中医聂国兰因身体不适未来到现场。她在电话连线中介绍,自己1970年调入医院中医科工作,科室发展鼎盛时期有18位中医,每天门诊量有200余人次,病区有一层楼,45张床都不够用,经常满员、加床。

“当时的科主任是冯发祥主任医师,他自20世纪50年代初就开始行医,医术精湛。在他的带领下,我们开展肾病综合征、乳腺病、肝病、中医妇科及各类疑难杂症的特色治疗,冯主任自配的治疗乳腺疾病的中药合剂一直沿用至今。”聂国兰说,1991年,自己被确认为冯发祥专家学术经验继承人,出师后一直为中医事业奋斗,目前仍每周三次到医院主办的唐家墩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坐诊发挥余热。“希望我院中医人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牢记‘大医精诚’四个字,为我院中医事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重现中医科昔日的辉煌!”

据了解,武汉市红十字会医院中医科因人员不足等原因,在20世纪90年代末关闭住院病房,只保留了中医门诊。目前,红会医院中医科聘请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岭南陈氏飞针传承人、中医博士吴偲作为中医科负责人。她听完前辈们的介绍由衷表示,春天主阳气升发,万物欣欣向荣,红会医院中医科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科室全体医务人员将传承前辈的优良传统,充分发挥专业优势,做好妇产科疾病中西医结合治疗,提高中医科门诊及病房服务品质,助推江汉区基层中医发展等工作。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