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晚报讯(记者唐婧妮)5日清明节,记者从武汉市、区退役军人事务局了解到,武汉市各区筹措专项资金,对烈士纪念设施进行了修缮保护。截至目前,全市1336处区级及以下烈士纪念设施整修完成。
黄陂是著名的革命老区,有1650名烈士,每个烈士墓都有专人管护。黄陂区自筹资金1.6亿元,准备修建占地100亩的黄陂烈士纪念园,将于今年动工。该区退役军人事务局还投资数十万元,对六指街黄麻起义总指挥潘忠汝烈士墓、王家河街黄麻起义副总指挥吴光浩烈士墓进行了修整和绿化。同时,对分布在各街道(乡镇)的零散烈士墓分别进行保护性修缮。
武昌区投入专项整修资金近200万元,对北伐独立团烈士陵园进行改造提升,基础设施完善、教育功能突出,红色教育基地的品质得到提升,具备开展省级、市级党史学习教育和重大集体纪念活动的条件。
在东湖高新区,区退役军人事务局组织人员修缮烈士墓,并全面排查辖区县级及以下烈士纪念设施和散葬烈士墓管理保护问题,完成聂学良、田申之、余德林、杨经曲烈士墓及黄柏峰51座散葬烈士墓墓碑修缮,辖区60余座散葬烈士墓保护标识牌均已设置。
硚口区对辛亥首义烈士陵园进行修缮维护,所有工程已全部竣工。洪山区投入18万元,对分布在伏虎山烈士陵园、石门峰纪念公园和华中师范大学内的12座零散烈士墓进行修缮。武汉经开区投入资金29.7万余元,对全区的烈士墓进行了集中整修,对墓体和碑体结构统一翻新整修。东西湖区投入30万元,对睡虎山革命烈士陵园进行改扩建,11位烈士集中迁葬入园。
下一步,全市将加快推进烈士陵园项目规划建设,继续用好红色教育资源,挖掘英烈故事,完善烈士史料信息,在全社会营造缅怀英烈、关爱英烈、尊崇英烈的浓厚氛围和良好风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