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又至,陈丽君和女儿杨谨怡捧着鲜花赶到黄陵庙公墓扫墓,这是她的丈夫杨幸福“缺席”的第17年。站在墓碑前,女儿杨谨怡轻声呢喃:“爸爸,你放心,我长大了,我们生活得很好。”
2006年,年仅31岁的杨幸福在与歹徒英勇搏斗中壮烈牺牲,当时女儿杨谨怡只有两岁零八个月大。现在,杨谨怡是武汉纺织大学的大二学生,陈丽君则在街道工作。杨幸福牺牲时,已是入党积极分子,如今,陈丽君是一名有15年党龄的党员,杨谨怡也已递交入党申请书。她们说,要尽力实现杨幸福未来得及完成的梦想。
17年来,她每时每刻都在想念
青山埋忠骨,山河念英魂。3月29日,武汉各界清明祭奠见义勇为英烈活动在九峰寿安林苑举行。全国见义勇为英雄杨幸福的妻子陈丽君来到现场,她在刻着丈夫事迹及照片的见义勇为英烈纪念碑前久久伫立,难忍热泪。
17年过去了。陈丽君从不曾忘记,更未曾停止思念。2006年4月20日,杨幸福与一名窜入居民家中行窃的犯罪分子搏斗时壮烈牺牲,被追授湖北省、武汉市见义勇为英雄和全国见义勇为先进分子称号,并被授予烈士称号。
陈丽君27岁时,经人介绍,和与自己同龄的杨幸福相识相恋,结婚第二年,女儿杨谨怡出生。那时,陈丽君跟随父母在汉口做小生意,孩子、丈夫和公婆一起住在白沙洲的家里。陈丽君每周回去两趟,那个路灯下的身影永远刻在她的心底:每次回家晚了,丈夫就会在路口等着她……
杨幸福牺牲后,陈丽君发觉自己对爱人的了解还不够。一位街坊来到家中悼念时告诉她,一次,社区一台私家车莫名起火,杨幸福二话不说赶去救火,陈丽君喃喃地说:“他甚至没有和我提过这件事……”
妈妈是女儿眼中的“超人”
陈丽君回忆,丈夫出事不久,婆婆因遭受打击而中风卧床,年迈的公公也一夜白头。陈丽君“命令”自己,“要把家撑起来”。
她要照顾年幼的女儿,还要与公公轮流换班为婆婆喂饭、擦身、按摩。看到陈丽君的艰辛和不易,她所在街道提出让她到社区工作。
陈丽君将这份工作看得格外珍贵,她负责的正是治安保障工作,由于爱人牺牲的缘故,她对社区治安工作尤其关注。工作3年后,陈丽君担任了社区副主任,如今,她在白沙洲街道平安建设办工作。每当解决问题,获得了群众认可,就会让陈丽君感觉格外充实。
杨谨怡记得,读高中时,妈妈工作很忙,她常常不知道妈妈究竟是几点回来的,“第二天早上起床时才发现她回来了”。
陈丽君很要强,她希望自己能为孩子做好榜样。进入社区工作后,只有高中学历的陈丽君挤出时间,通过自学拿到了自考大专学历,之后她又通过了中级社会工作师考试。杨谨怡纳闷又敬佩,“妈妈就像是超人一样”。
为“圆梦”母女俩分别申请入党
进入社区工作的第二年,陈丽君郑重递交了入党申请书,一年后正式入党。她告诉记者,丈夫牺牲时是入党积极分子,她希望自己能替爱人圆梦。这些年里,家庭收到过各界的关爱和帮扶,自己也要回报社会,兑现“做点实事”的承诺。
2015年12月,陈丽君在社区上班时,突然听到有街坊呼喊“着火了”,陈丽君和几名同事拎着灭火器,从社区一路跑着冲进居民家里,及时扑灭火势。陈丽君因此获得区里颁发的年度义务消防队员“见义勇为”奖,这让她感慨万千,“我和幸福做了一样的事”。
从小到大,手头虽不宽裕,但陈丽君一直尽力给孩子最好的教育。杨谨怡说,母亲强调得更多的是:“你要正直、善良、有责任感。”陈丽君笑着告诉记者,这些年来,从老师同学对女儿的评价来看,孩子确实做到了。
目前,杨谨怡是武汉纺织大学产品设计专业的大二学生。2021年,刚上大一不久,杨谨怡就向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在她看来,入党神圣而光荣。“妈妈就是一名共产党员,希望与她并肩站在一起。”
记者刘晨玮刘克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