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晚报讯(记者郭丽霞通讯员皇甫惠子徐媛媛)“在纸张投入使用以前,人们传统的交流方式有贝壳信、接绳信、尺素书、竹简等。纸张的使用使得邮驿运输更简便省力。”4月18日,青山区钢城第一小学邀请红钢城邮局工作人员走进校园,让学生在了解邮文化、邮知识的同时,感受“老青山”文化。
活动现场,红钢城邮局经理张银环教学生如何规范写信,体验一封家书的形成。孩子们还欣喜地收到了带有“武钢一号高炉”“囍字型红房子”“青山印记——绿皮火车”等印章的特色信封。
活动中,学生们了解到邮递员一个人、一匹马,三十年如一日地跨过雪山送信;了解到邮递员用一个挂钩、一根麻绳,通过锈迹斑斑的溜索过江传家书;还了解到疫情防控期间,邮递员坚守在工作岗位,将课本送到学生的手中。
学生谢卓玲说:“邮递员叔叔为了送一封信,克服了很多困难,我们要学会感恩,也要做力所能及的事,帮助他人。”
钢城第一小学大队辅导员介绍,钢城一小大队积极联系校外资源,开展丰富多彩的少先队活动,不仅将“红色资源”请进学校,还带领队员们走出学校,实地寻访、学习,传承经典文化,赓续红色血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