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爱心和信念点燃生命的火焰,用速度和专业续写生命的赞歌。有这样一群特殊的白衣天使,他们驻守在抢救患者生命的最前线,挟一往无前之志,具百折不回之气,在没有硝烟的战场,用青春和奉献做最美的守护人。
武汉市金银潭医院彭希溪
随时待命,护佑生命的每分每秒
33岁的彭希溪扎根护理工作已有11个年头,在急诊科工作也有六七年了。从外科到急诊,她用速度展现抢救生命的职责,用认真和细致诠释生命责任,用爱心抚慰病痛、倾听苦恼,给予的是真心,收获的是真情。
“医生医生!快来救救我们!”今年2月的一天,彭希溪刚刚做完早上的交接班,一名女士冲进急诊大厅大喊,她迅速放下手里的资料迎出去,女士哭着说丈夫左手臂被切割机割伤,血流不止。
“您先别慌,我们马上处理。”彭希溪赶紧通知医生,拿起急救物品就朝外跑,迅速将人接到抢救室,并配合医生进行手术,手术历时2小时,成功缝合止血。
急诊科“急”字当头,外面一有风吹草动,彭希溪就要跑出去看是不是有病人,因此她对外面的声音特别敏感,电话铃声、救护车的声音、求救声……从急诊科到120停靠点,彭希溪每天至少要走几十趟。一旦有病人送来,忙起来就像“打仗”一样。
上个月的一个凌晨,李女士走进急诊科,彭希溪看她身上长了皮疹,精神状态不是很好,担心她出现过敏性休克,便立刻通知值班医生,提前做好相应准备。李女士却自觉正常,走到几米外的窗口去挂号。一分钟后,彭希溪隔着玻璃窗看到李女士往回走,步伐有点不稳,便赶紧出去迎接。“我感觉身体很不舒服。”李女士话音未落就一头往下栽,彭希溪及时扶住她,避免了摔磕到头部。
彭希溪跟值班医生一起将患者抬到抢救室后,确认患者出现过敏性休克。情况紧急,彭希溪赶紧为患者连上心电监护,建立静脉通路,做好护理,整个过程花了不到2分钟。20分钟后,李女士醒过来。
“与人命相关的,凡事都要确认再确认。”彭希溪说,在每一次争分夺秒的抢救中,彭希溪都会反复提醒自己:“我的工作很重要,我要做得更好。”
记者柯美学通讯员许丽
华润武钢总医院邱换琴
15年协同“抢”回近万条生命
15年的急诊生涯,她协同团队争分夺秒从“死神”手中抢回近万条生命;晋升护士长后,她完善急诊科抢救流程,凝练“急快稳好”工作法;近两年带领团队开展急救知识科普宣教二十余场,千余位市民受益。她就是华润武钢总医院急诊科护士长邱换琴,一名不断追求生命奇迹的“白衣战士”。
“急诊科是没有硝烟的战场,永远会有让人始料不及的‘突发状况’,24小时待命是常态。”4月16日上午10时许,38岁的邱换琴出现在华润武钢总医院急诊科,今天本该休息的她照常来到科室待了四五个小时。邱换琴说:“越是节假日,急诊科的就诊人次就越多,越需要我们提高警惕。”
2019年,一位七旬急性心梗患者被紧急送往华润武钢总医院急诊科,邱换琴立即将患者安置在抢救床上,给予心电血压监护。“经过心肺复苏、除颤后患者恢复了正常的窦性心律,刚想松口气,他的心脏又停跳了,我们就继续给予心肺复苏和电击除颤进行抢救。”邱换琴告诉记者,那次一个多小时的抢救时间,患者心脏停搏了六七次,直到患者被送进介入室进行介入手术的那一刻,邱换琴心里的石头才落了地。
自毕业就入职急诊科的邱换琴,不仅每天早出晚归,还时常主动加班,几乎每天都在急诊科待十几个小时。通过早期识别,分清患者疾病的轻重缓急及隶属专科,及时安排后续救治是她每天的工作。工作中,她步履匆忙,争分夺秒与时间赛跑争取“黄金抢救”时间,为急救病人的生命接力。
自2022年底晋升为护士长后,邱换琴不仅狠抓护理质量管理与安全管理,强化护理人员安全意识和责任,完善、改进急诊科抢救流程,还凝练“急快稳好”工作法,进一步提高急诊危重症患者的抢救成功率。“穿上白衣应急患者之所急,忧患者之所忧,保持初心与热爱,直面困难砥砺前行。”邱换琴说。
记者关馨通讯员王媛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