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晚报讯(记者王谦通讯员万建国张琪刘亭)“等一下再交车,我先到车底看看下面的线束有没有其他毛病。”5月4日,在武汉游湖公交停保场,一台711路公交车因发电机故障回场报修。车间技工更换发电机后准备交车,班组长盛世祥逐一对与发电机电路有关的底盘线束又进行了一次全面检查,确保无误后再让车辆上线。
盛世祥是武汉公交一公司保修车间电路组组长,作为一名“90后”的青年技工,他日复一日与公交全车电路打交道,是一名经验丰富的年轻“老师傅”。
在车间休息室的大铁柜里,盛世祥收藏着大量汽车电路类书籍,空闲时间他都会翻书本学知识。公司新上线一批新能源车,他一边跟师傅上车摸索实践,一边订阅新能源车电器原理、故障判断与维修技术类的杂志,对照电路图潜心钻研掌握原理。
有一款车型频发无法启动、底盘线路接触不良故障。接到报修任务,盛世祥带领班组成员进行攻关,翻阅资料,逐条线路查找原因并对车辆底盘线束、组合开关等零部件进行了一次彻底的技术改造,消除故障又避免了零部件更换,为公司节约了20万元。
盛世祥有一个习惯——每处理一次新故障,他都会记笔记,详细记录症状表现、故障分析、解决方法,必要时还画出电路图进行标注。每周召开的班前小组会上,盛世祥会对新车型、新故障进行总结分析,温故知新、举一反三的同时,做好青年员工的传帮带,提升班组整体维修水平。
工作15年来,盛世祥累计整理了电工笔记11本,总字数近10万。他总说:“实践积累经验,经验也要结合理论,只有不断学习,才能解决新的问题。”
有一次,一台车的刹车灯开关出现故障。22岁的班组技工刘润泽更换开关后,盛世祥发现仍不对劲。他叫来气路组长,一起钻进地槽检查刹车管路。果然,打气泵渗了水。“故障来了,他总是会多看一眼多做一点。”班组技工张奇说,公司保修车间电工班有17人,平均年龄30岁,大家都在向盛世祥学习。
如今,盛世祥对公司现有20余种公交车型的机电性能、电路原理、线路图等都了然于心,但他并未止步于此。他常常跟同事们交流,公交车不断迭代升级,将来还会冒出许多新的问题。“为了车辆能安全上路,这份电工笔记我会坚持写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