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岁博导把北斗卫星精度计算到厘米级
2023-05-05 06:03:00 来源:武汉晚报

武汉晚报讯(记者汪洋通讯员何婧琳)近日,第27届中国青年五四奖章评选结果揭晓,武汉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李敏获评中国青年五四奖章个人(全国30个),是湖北省唯一获此殊荣的人。

中国青年五四奖章是共青团中央、全国青联授予中国优秀青年的最高荣誉,旨在树立政治进步、品德高尚、贡献突出的优秀青年典型,反映当代青年的精神品格和价值追求。

李敏出生于1983年11月,今年40岁的他是武汉大学卫星导航与定位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副主任、武汉大学IGS中心副所长,主要从事北斗∕GNSS卫星精密定轨定位理论方法研究。

在过去相当长的时间里,国产卫星实时定轨精度仅能达到米级甚至数十米量级。“北斗卫星在天空中有2到3万公里的高度,我们是看不到、摸不着的,卫星运动又非常快,数公里每秒的速度,我们的工作就是把这些误差干扰项扣除掉。我们要把精度计算到厘米量级,可以想象它的难度是非常高的。”李敏说。

面向国家重大需求,致力于国产卫星精密定轨技术攻关,李敏在北斗卫星超快速实时精密定轨理论方法、对地观测卫星厘米级精密定轨技术、卫星精密定轨业务处理系统研制等方面取得了系列创新成果。入选国家级青年人才计划,获中国青年科技奖、中国卫星导航定位协会科技进步一等奖、并作为主要完成人3次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据了解,北斗的整个一套工作完全是自主研发的,很多指标都是国际领先。“科技的发展日新月异,我们正紧锣密鼓地投入到北斗下一代的设计和建设当中,必须要有超越感。”李敏说,一些技术指标或者说技术手段用到了他们的研究成果,觉得是最值得自豪的事情。

在刘经南院士的带领下,李敏组织团队投身国际卫星导航服务组织(IGS)武汉大学分析中心和数据中心的建设。该工作是我国卫星导航领域几代人的夙愿,被国际卫星导航服务组织誉为“里程碑事件”。

李敏说:“我们团队的领军人物刘经南院士经常就告诫我们,家国情怀是成才的起点,我们所做的工作,如果你要觉得它有意义,或者说能够激发你的热情,必须跟国家的发展、国家的一些重大工程、国家的需求结合起来,这样才能激发出我们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从本科到硕士到博士,再到如今的科研工作,李敏一直在武汉大学。他不仅坚守科研一线,也将立德树人作为本职工作和第一责任。他说:“我是一个大学老师,很重要的责任就是要做人才培养,要建设梯队,培养更多高水平的人才,来服务我们国家的卫星导航这个领域,服务我们北斗的重大专项。”

李敏理解的“五四”精神主要包括爱国、科技创新、科技报国等精神,他希望广大的青年能够把自身的专业或者兴趣爱好与国家的发展、科技事业发展,以及国家的需求紧密结合起来,争取做对这个时代对国家有贡献的一代。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