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晚报讯(记者詹丽通讯员刘思佳)去年,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凤头鹰被观测到在龟山筑巢育雏。经过观鸟爱好者一年的追踪观测,这只凤头鹰如今依旧栖息于此,且作息规律。据推测,凤头鹰极大概率已在龟山二次繁殖。
老郎是一位观鸟爱好者,多年来蹲守龟山“追鸟”,据他回忆,这只凤头鹰最早于2022年3月份在龟山发现,同年5月偶然发现它的窝。最近一次观测到凤头鹰是在今年5月19日,当时它正在龟山林间盘旋。“凤头鹰一直在龟山,每天早上9点半到12点半都会在山顶上飞1至2次。”老郎说。
凤头鹰是鹰属中型猛禽,体长在40厘米至50厘米,一般以其他鸟类、啮齿类动物及蛙类和蛇为食。据介绍,猛禽处于生态食物链中的顶层,有猛禽说明该地区植被茂盛、食物(其他鸟类)充足,适宜其生存,生态链完整。武汉市观鸟协会颜军表示:“龟山鸟类观测记录为158种,在整个城市公园中也是相当高的,这与龟山优越的生态环境密不可分。”
龟山生态优越,其植被覆盖率与森林公园相当,高达83.98%。2021年龟山景区综合整治生态修复景观提升后,完成山体复绿和景观提升13万平方米,龟山进一步回归生态本源,增添自然野趣。据不完全统计,龟山栽植乌桕、三角枫、红枫、鸡爪槭等色叶乔木618株,鳞毛蕨2万余株,以及络石、石蒜、麦冬等地被植物,栽植各种杜鹃46万余株。有蛇雕、小灰山椒鸟、三宝鸟等158种鸟类居住于此,是城市中心名副其实的生物多样性公园。2022年3至6月,凤头鹰被观测到在龟山筑巢育雏,这也是该鸟首次被发现在江城繁殖,引起了社会关注。
今年虽尚未发现凤头鹰的巢,但颜军推测,凤头鹰在龟山十分常见,且每年都规律繁殖,5月正值凤头鹰的繁殖期,目前很有可能在龟山的某处筑巢繁殖。市民游客在游玩过程中若发现凤头鹰的巢,也请尽可能避开,以免惊扰它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