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晚报讯(记者张越实习生潘钰洁通讯员王薇李诗蕾)“这个小盒子可了不得,是心跳骤停的时候急救的,我在社区的急救培训讲座上见过,这是救命神器。”6月3日,家住青山区青山镇街道石化社区的刘大爷在居委会老年活动中心门口主动向老街坊们介绍着门口的新变化。不一会儿,这个外观小巧的“便民盒”旁便围满了人,它就是便携式的自动体外除颤器——简称AED。
青山区卫生健康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青山区卫生健康局根据青山区政府的统筹部署,协调相关部门在区内医疗机构、社区、学校、工厂车间等重点公共场所安装了90台AED,并组织相关培训,以全面提升应急救护能力。
记者了解到,本批安装的AED具备后台定位功能,所有设备验收完成后市民可通过“互联急救”APP等软件自行查询AED点位。
据统计,全国平均每天约有1500人因心搏骤停猝死,并且多数病例发生在医疗机构之外的公共场所。心搏骤停的黄金抢救窗口期只有4—6分钟,心搏骤停超过4分钟,脑组织便会发生不可逆损害。
AED是一种便携式的医疗设备,可以为心脏病突发的病人进行电击除颤,帮助发生心室颤动的患者恢复心律,可被经过培训的非专业人员用于抢救心搏骤停患者,被称为“救命神器”。
青山区卫生健康局相关负责人提醒:在遇到突然倒地、呼吸心搏骤停(主要表现为意识丧失、颈动脉搏动消失、呼吸停止)等突发心脑血管疾病时,请迅速拨打120急救电话,并就近使用AED设备对患者进行早期除颤,在专业急救人员到达现场前为患者争取抢救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