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图书馆新馆建筑模型大气亮相
2023-06-22 06:04:00 来源:武汉晚报

武汉晚报讯(记者陶常宁)正在建设中的武汉图书馆新馆什么样?6月20日,浙江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70周年成果巡回展在武汉昙华林当代艺术中心开展,一座按照1∶175比例制作的武汉图书馆新馆建筑模型首次亮相,吸引众人目光。

浙江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首席总建筑师董丹申接受记者采访时介绍,建筑师参与城市的更新与发展,与市民生活息息相关,越来越密切,所以这次展览主题定为“民本视域下,建筑创新的在地共生”,展期从6月20日至7月2日。

“建筑师要站在城市市民的角度,去审视建筑的发展、城市的发展。”董丹申表示,浙大建筑设计研究院经过70年磨砺,越来越觉得设计院要结合“以民为本”的思想,为人民而设计,创造真正的人民城市,这也是举办此次展览的初衷。

据了解,武汉图书馆新馆项目由荷兰建筑事务所MVRDV和浙江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联合共创设计,总建筑面积约14.23万平方米,是目前全国乃至亚洲最大的单体图书馆。项目位于武汉王家墩中央商务区核心地段,常青路与云彩路交会处,紧邻宝丰路高架,位置醒目。

MVRDV创始合伙人JacobvanRijs现场介绍武汉图书馆新馆设计理念,方案融合了传统和非传统的功能,提供了多样化的学习、人文互动、阅读和工作室空间。武汉本身的历史和地理环境给予设计最大的灵感,独特的三面流线型设计,彰显百湖之城在两江交汇处的独特地位,将成为武汉市令人瞩目的新地标。

记者在二楼展览区看到,三个大型观景窗将建筑与周围环境在视觉上连接起来,透过窗口,图书馆内部的动态一览无余,从而激发人们的好奇心和探索欲。

建筑外部,体现出武汉城市的“开放性”“互动性”“公共性”,以三个大窗口,分别将大自然的美好(北面湖泊和公园)、市民的文化生活(东面共享广场)、现代城市文明的高点(南面商务区)引入图书馆。从旁边大楼俯视,将形成非常显著的地标特色。

建筑内部,以知识之谷体现武汉两江交汇、三镇鼎立的空间格局,使人们感受城市与江河交汇所产生的丰厚人文底蕴。置身于此,如同游走于城市之中,流连忘返,令人难忘。

建成后的新馆将进一步完善武汉市公共信息服务体系建设,满足阅读、学习、交流、创新等功能需求,未来将集图书馆文献、信息服务、科技创新和研究资源于一体,助力武汉的社会经济发展,为武汉创造一个真正的集社交、知识为一体的公共文化中心。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