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去年11月结束实质性谈判后,中韩FTA(自由贸易协定)迎来新的进展。据韩联社报道,目前协议英文版已出炉,将转化为双方的语言后正式签署协议。韩国贸易工业和能源部在一份新闻稿中表示:两国政府同意于今年上半年正式签约。
韩国政府表示:“政府将尽其所能,无间断地同意国民议会的决议,使得韩国企业可以尽早从中韩FTA中受益。”中国是韩国最大的贸易伙伴,汇丰银行经济学家表示,随着时间的推移,中韩之间的自由贸易协定可能提高韩国经济增幅“多达3.3%”。
在中韩FTA即将大功告成的情况下,人们很自然就会想到东北亚地区另一个国家日本,中日FTA谈判和韩日FTA谈判是否顺利?中日韩FTA谈判开始已两年,只进行过六轮,进展十分缓慢。因为只有双边FTA谈判结束,中日韩三边FTA谈判才能取得成功。但是,当前只有改善中日和韩日双边关系,才有可能推动中日和韩日FTA谈判、进而推动中日韩FTA谈判进程。
中韩FTA谈成了 日本还忍得了吗?顾问Q&A,来听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世界经济研究所所长姜跃春的分析。
Q顾:目前协议只有英文版本,现在看来,是不是只剩下一个翻译的步骤?在这个翻译的过程中会新增什么问题吗?
A姜:我估计不会,因为中韩两国首脑在去年年底之前就已经有了协议,实质性谈判在去年年底前结束了,实际上就是等一个正式文件的签署。我估计这个期间只是技术性的问题。具体的障碍和问题都不会有了。
Q顾:此前在谈判过程中最大的障碍,是涉及到双方相对弱势的产业,比方说韩国的农业,中国的汽车业,现在看到的协议里头,像稻米和汽车等敏感项目未被列入其中,是不是可以理解为,双方采用了规避的方式,解决了这个障碍?
A姜:对双方这些比较软肋的产业,肯定各自都有所保留。大的问题没有了,在一些具体的领域当中,我估计会有一些相对的比如说例外的条款做一个特别的处理,可能这些领域还会有的。
Q顾:另外,服务市场和劳务市场的开放,也是很大的问题,因为我们知道,中国FTA的特点是:制造业和农产品占优势,所以开放度高,但服务和投资领域的开放度并不高。中韩FTA协议对于这一块的内容是怎么规定的?
A姜:对这一块的规定应该说比过去还是有一个相对的提升,只不过中国现在开放度如何再提升的问题,在这个方面中国也在不断地推动自己国内的改革进程。
Q顾:有经济学家预测,韩国经济可以借此提速3%以上,而中国推进全球范围内的FTA网络,韩国这样一个重要的邻国是必不可少。您觉得,对双方来说,可以从中获得的最大益处分别是什么?
A姜:这个显然对双方来说是共赢的结果。因为任何国家建立FTA对双边贸易都是有好处的。中国至少在双边领域,无论是投资还是贸易领域都会有一个提升。对韩国来说也是如此。韩国的经济近几年出现了一些问题,特别是在这次国际金融危机当中不少产业受到了相当大的冲击。FTA的签署对韩国来说,很多产业比如说汽车产业的障碍就比过去小得多。另外更重要的是,通过中韩FTA的签署会推动整个东北亚地区,比如说中日韩三国FTA的签署,它会起到杠杆作用。我觉得这个意义远远大于双边。
Q顾:您提到了对中日韩三国的杠杆作用。中韩FTA谈成了,我们会说,日本是不是该着急了?事实上,韩日之间正在商讨重启FTA协商,中日之间也在进行FTA协商的准备工作。现在中韩之间的协定很快就要签署了,对日本意味着什么?
A姜:对日本应该说是一个很大的刺激。因为日韩之间相当多的对外贸易的产品,以及和中国之间的贸易关系,实际上是重合的,一定程度上有竞争。中韩签署以后,日本在这些领域可能就要失分,这个是比较明显的。因为我估计,日本在今年在中日韩FTA问题上会有一个大的积极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