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前瞻:京津冀谋铸利益共同体
2015-02-28 16:12:57 来源:香港文??

两会前瞻:京津冀谋铸利益共同体

2015-02-26 达明 孔荣娣 香港文汇报 香港文汇报
香港文汇报 \

wwpnethk

香港文汇报是一份面向香港社会各界的综合性主流大报,自一九四八年创刊以来,以爱国爱港为宗旨,坚持「文以载道、汇则兴邦」的理念和「包容、合作、创新、拓展」的?则,其权威性得到香港社会各界的肯定和认同。


  京津冀(北京、天津、河北),汉语拼音Jing、Jin、Ji均以J为首,既像兄弟,又像是三者的地缘关?--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但长期以来,由于行政体制机制和观念的束缚,三地的合作发展受到制约。一年前的今天(2014年2月26日),J姓三兄弟终于迎来加强关?的重要契机--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座谈会,将京津冀协同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担负打造中国新的增长极的重任,亦由此被称为习近平亲自推动的「一号工程」。战略实施一年来,三地交通、环保、产业转移等领域向一体化迈出的步伐比过去十几年还要大;但是,千呼万唤的总体规划仍未出炉,生态补偿、财税共享等制约区域发展的根本难题至今未解。2015年,随着「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将落地,建立京津冀「利益共同体」是加速推进过程中亟待攻克的新难题,也将是今年全国两会上代表委员出谋划策的焦点议题。 ■香港文汇报 北京、天津、河北 连线报道


天津分享京冀民航客源 

  香港文汇报讯(记者 达明 天津报道)2013年以前,天津机场客流从未达到过1,000万人次。2014年8月,天津机场扩建完工,年吞吐能力达到5,000万人次,数倍于实际运量,大而无当,处境尴尬,出路何在。与此同时,相距150公里的首都机场长期人满为患,年吞吐量已超过设计运力的8,200万人次以上。一边是吃不饱饿得慌,一边却是吃多了撑得慌。京津冀一体化的实质推进,为天津机场化解尴尬提供了良方和契机。提供乘机方便,构建「地空联运」,分流北京客源,吸引河北客源,成为天津机场的唯一出路。


设异地候机楼 客量增超两成

  由于地理位置的关?,许多京冀旅客到首都机场乘机,比到天津机场更远。为了吸引这部分客流,早在2011年,天津机场就在河北的沧州和黄骅分别建起了两座「异地候机楼」,但此后的两年里,由于行政壁垒等各种阻力,这项「分流工程」停滞不前。


  去年,乘着「协同发展」的东风,按照「承接北京航空需求」的「一体化」方略,天津机场不仅在河北的廊坊、保定、唐山、白沟、胜芳建起了5座「异地候机楼」(今年计划有秦皇岛、北戴河),还成功登陆北京南站(京津城际铁路的始发站),利用巴士、城铁等交通工具实现了与天津机场的「无缝对接」。


  家住北京南城的萧女士由于工作关?,需要经常往返于台北与北京。天津机场北京南站候机楼启用后,她可乘京津城际半小时,再乘大巴半小时到达天津机场,乘搭直飞台北航线,「比去首都机场要节省时间,而且机票还便宜不少。」萧女士说。


  2014年,天津机场客流量同比增长20%以上,增幅全国第一,而增量部分的旅客大部分来自京冀,其中为首都机场分流旅客140万人次。从「一体化」层面说,「资源共享」、「市场共享」的大交通格局正在形成。随着京津冀交通一体化的不断完善,今后的分流量还会大幅增加,既减轻了首都机场的压力,也为京冀旅客的出行提供了更多便利。


京津冀联手 加快交通一体化 

  区域内协调发展,交通是关键。而最便捷的中短途交通方式首推城际铁路。2005年,国家发改委批准了京津冀城际轨道交通规划,总里程710公里。10年过去了,除了120公里的京津城际赶在北京奥运会前建成通车外,其他的还都停留在「纸上谈兵」阶段。京津冀一体化上升为国家战略后,不仅将原有的规划大幅调整到3,700公里,而且多条线路已进入开工建设阶段。


  2014年12月30日,京津冀三省市政府及中国铁路总公司在北京签署协议,成立京津冀城际铁路投资有限公司,联手打造「轨道上的京津冀」,是自京津冀一体化协同发展确定为国家战略以来,三地政府联合投资的最大实体公司。


河北筑巢吸京津企落户 

  香港文汇报讯(实习记者 孔荣娣 河北报道)设在河北曹妃甸的首钢京唐钢铁联合有限责任公司有这样一对夫妻,可谓京津冀一体化协同发展的见证者。两人都是河北石家庄人,分别在东北和北京读大学,工作都落脚河北唐山曹妃甸。


  毕业于东北大学机械电子工程专业的张建峰,2008年正式签约首钢集团。他介绍,当时正赶上首钢搬迁,考虑到专业很对口,曹妃甸这个名字很有诗意,而且还是沿海地段,没多想就欣然前往。来了曹妃甸,张建峰傻眼了,遍地是荒无人烟的滩涂,而当时的首钢为打造「新家」,正在马不停蹄的吹沙造地。


  转眼六七年过去了,首钢京唐公司已成为国内首屈一指的循环经济示?区,曹妃甸也以其优越的区位优势和得天独厚的发展环境,吸引大批项目集中落地,变身一座工业新城。现在,张建峰的爱人韩娜也选择在曹妃甸工作,两人在曹妃甸购置两套楼房,把父母也接了过来,全家都变身「曹妃甸人」。


曹妃甸承载19央企京企 

  以首钢搬迁为序幕,曹妃甸已成为迄今为止北京产业外迁最大的承载地,目前共有19家央企和北京企业落户曹妃甸,总投资达1,446亿元。


  在河北省长张庆伟看来,京津冀协同发展是河北当前面临的最重要机遇,要抢抓机遇、找?定位、主动作为,以只争朝夕的精神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


  北京大红门市场将迁至保定白沟,北汽有限公司将整体搬迁至沧州黄骅,北京生物医药产业园落户河北沧州渤海新区,北京中关村科技园管委会与石家庄市政府签订共建集成电路产业基地的合作框架协议......越来越多产业密集落地河北。


  此外,京津冀三地海关、侨联、旅游部门、文化部门、交通部门、卫生医疗机构、气象部门、环保部门等多部门更深层次的合作也纷纷展开。


2014年京津冀协调发展主要进展

■交通基建一体化:北京新机场开工,京昆高速涞水至北京段通车,京津冀城际铁路公司成立,河北与天津组建渤海津冀港口投资有限责任公司。

■生态环保合作:京津冀实行生态环境信息共享、生态过渡带共建,京冀启动跨区域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

■产业转移合作:北京动物园服装批发市场等批发市场转移至津冀,北京凌云化工整体搬迁至河北邯郸,北汽集团在河北黄骅整车项目建成投产,京冀共建曹妃甸现代产业试验区,津冀共建邯郸涉县天铁循环经济示?区。

■警务航空合作:建立全国首个警航区域合作平台,三方将在重大安保、突发事件、反恐防暴等方面展开合作。

■卫生应急合作:签署「京津冀突发事件卫生应急合作协议」,建立「突发事件信息通报制度」。

■通关一体化:7月1日起北京、天津海关实现通关一体化,10月将扩至石家庄。

■检验检疫一体化:三地实施「进口直通、出口直放」政策。

■体育协同发展:推进「环京津体育健身休闲圈」建设。

■产权交易一体化:成立「京津冀产权市场发展联盟」,建立三地统一的要素市场。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