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大部分人来说,个人档案都是只和你终身相伴,你却不知道里面装着什么的神秘纸袋。这纸袋里究竟有什么?学生档案的内容为学生登记表、高考成绩单之类的资料;职工档案的内容相对较多,还包括个人履历、毕业成绩单、学历学位证书的复印件等鉴定证明,以及劳动合同、单位调动记录、所享受的福利保险和获得过的奖项、处分等等。特殊身份的人群档案内容会有所增加。一份完整的人事档案包括学籍档案和工作档案,会如实地反映出一个人的履历和信息。
由于自主创业或是到一些民营企业就业的人越来越多,不少毕业生根本不知档案这回事,甚至有人嫌麻烦干脆成为“弃档族”。据早前媒体报道,全国至少有60万份“死档”。等到用时才着急,那它究竟有什么作用,丢了又会有什么影响?
1.影响养老金的领取
这个最直接。办理养老金领取的时候,要经过档案的审核,工龄、工资、待遇、职务、社保受保时间等都是以个人档案的记录为依据的。
除了养老金外,其他社会保险,如领取失业金等,也与个人档案相关。
2.影响转正定级和计算工龄,从而影响养老金的数额
有很多人找到工作后,没有及时办理参加工作的有关手续,几年后仍是学生身份,从而影响转正定级和工龄及退休金的计算。
3.影响评职称和调工作
大学毕业后,学生档案需要经过转正定级后,才能成为干部档案,才能正常调动,才能在未来领取养老金,等等。如果自毕业后,档案既没提交单位,也没存入政府指定的人才服务中心,以后职称评定会因手续不全而受到影响;而有人虽在毕业后把档案存到了人才服务机构,但没有及时办理就业手续,等几年后调动工作时,才发现需要办理参加工作后的所有手续,并要在自己转正定级后才能正式调动。
4.影响到个人户籍档案
目前很多人开始考虑购买房屋,在银行办理房贷手续时要求出具贷款人的户口证明。然而很多弃档多年的人因为觉得档案不重要,毕业时没有及时从学校转出户口和档案,结果不能顺利办理贷款。
5.影响考研、考公务员、出国、升学、结婚、生育等相关证明的办理
考研、考公务员、出国、升学、结婚、生育等,这些事情都需要政府所属人才市场开具相关证明,没有档案无法办理这些证明。
6.影响留学人员缴社保
许多学子海外深造归来时,却发现由于人事档案存放不当,无意间做了几年“无业人员”,给今后带来很多不便,比如他们缴纳社会保险年限出现了断档,享受社会保险方面就会受影响。
7.导致干部身份丢失
在目前中国,从业人员身份有,农民,干部,工人,大学生属于国家培养的专业人才,属于国家干部身份,失业人员及很多全日制普通高校毕业生将档案存进街道,会导致干部身份丢失,影响职业生涯。另外,目前进入医院、学校等事业单位及户口迁入大中型城市都需采用干部调动的方式实现,因此干部身份很重要。
既然档案这么重要,而且跟着你一辈子,那档案一般都放哪里?按国家有关规定,国家机关、国有企事业单位可自行保管人事档案,其他性质单位必须实行委托管理,个人是不能保管档案的。
1.毕业后就找到了接受户口的单位,档案和户口都转到工作的单位;
这是最正规的档案流向。
2.毕业后没有找到接受户口的单位,户口和档案留在学校。
这个很多人以为学校可以给免费保存两年,没找到单位的就可以不用放在人才交流中心了,其实不是的。在学校保存的只是你的“学籍档案”,不是真正发挥作用“人事档案”,如转正定级、职称评定等相关事宜都是由学籍档案转换成人事档案后才能进行的。学校保存的学籍档案只是“存放”,起不到任何作用,甚至无法缴纳社会保险,将来也无法计算成为工龄,从而影响养老金的数额计算,在某种意义上说,也是得不偿失。
3.把档案和户口放在人才市场交流中心。
这个是必须要保证有三方协议,有些毕业生刚毕业时没有签单位,就把档案放在了人才市场,等到有了工作就自己再签过去。这种是目前大部分的情况。
作为广州最大的档案管理单位,根据媒体报道,截至去年8月,广州南方人才市场一共管理挂靠档案超过30万份,2012年前收费标准是20元/人/月,2013年之后是10元/人/月。
2015年1月1日起,全国不再收取档案管理费,这部分费用今后将全部由政府买单。
来源:综合网络
广州日报文案编辑:徐梅花
看完记得点赞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