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将收紧自由行政策,港人反中情绪的根源到底是什么!
2015-02-28 16:41:17 来源:上海潮生活

香港将收紧自由行政策,港人反中情绪的根源到底是什么!

2015-02-27 上海潮生活 上海潮生活
上海潮生活 \

shshwx021

十里洋场,东方明珠,爱生活就会爱上海!请关注“上海潮生活”,了解上海的一切一切!这里有地道的上海美食攻略、游玩攻略,精彩的本地线下活动,当然还有让人流口水的粉丝专享福利!总之,关注 “上海潮生活”,一定会让你的生活更加精彩!

潮人说香港特首梁振英24日在举行行政会议前主动澄清,中国内地居民赴港旅游的“自由行”政策没有放宽,现时仍然维持内地49个城市。他强调基于香港的接待能力及压力,将赴北京争取收紧游客赴港政策的空间。


你朋友圈有没有被这样一段话刷屏:

“支持香港取消自由行,还香港人民一个清静。同样支持取消广东电网对港供电,取消东深供水工程对港供水,取消“三趟快车”对港农副产品输入,取消西二线大段管道对港供气,还香港人民一个清静,给广东人民减少压力!”



然后彭浩翔马上跑出来澄清了,我们不管真真假假,仅当是一出网络肥皂剧。



2月15日,香港群众在沙田发起反水货客行动,抗议内地自由行旅客过多,影响居民生活,示威者一度与内地旅客口角,情况一度混乱,警方曾施放胡椒喷雾,并带走多人。


示威者对内地旅客高叫口号,“滚回家!滚回家!滚回家!”,部分人与内地旅客互相指骂。


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梁振英近日公开表示,来港旅客人数增加对市民生活造成压力,会继续向中央政府及内地、香港部门商讨是否有收紧目前自由行政策的空间,限制、减少内地居民来港人数。


港人反中情绪的根源,在香港版看到的,转过来给各位看看~

由于工作和社交的关系,结识了不少香港人(十多个吧,也算不少了我想),基本上都是35岁左右派驻内地的管理层。最近跟其中一个经常一起打球的聊起歧视和偏见的问题,摘录部分如下:


注1:由于我强调了无须考虑个人交情,务必直言,所以以下摘录我基本上认为属于对方的真实想法。

注2:并非原话引用,而是归纳。


Q:你是中国人么?

A:我是香港人,在国外被问起我会说i'm hongkonger,我们管回乡证叫china visa,很多时候我们会以“中国”代替“大陆”。


Q:你怎么看待自由行?

A:十几年前刚刚开放自由行的时候,香港的旅游、餐饮、酒店、零售业者是非常兴奋的,旅游署甚至找刘德华做了系列公益广告,有一句话深入人心,就是“今时今日,这样的服务态度是不行的”,就是在告诫香港人面对中国游客的时候必须提升服务质量,这样才能在自由行中获益。不过现在,你也看到了,中国游客给香港带来了太大的压力,即便是旅游及相关产业从业人员,也都开始反感中国游客了――除非他是老板,直接赚到了中国人的钱,但毕竟那是极少数的。


Q:你怎么看待自由行中的大陆游客?

A:当你歧视一个人或一个族群的时候,你的眼中就只有对方的缺点。我曾经在广东道海港城一带观察过,虽然说话声音普遍比较大,但至少过半数的中国游客没有任何失礼的行为,甚至表现出比他们在国内还要更高的素质,比如会在指定吸烟区吸烟,过斑马线想冲红灯时会注意旁边是否有人在等候。然而因为固有的歧视,一旦港人发现个别不检点的中国游客,就会把他们的“个性”与想象中的中国人“共性”重迭起来,继而得出中国人果然如此的结论,并促使他们更加歧视中国人。


Q: 港人是否普遍歧视大陆人?

A:基本上是吧,讲真我还从未见过完全不歧视中国人的港人。我知道在中国流行一个论调,就是说歧视中国的香港人基本上都是底层民众或生活不如意者或在中港竞争中失败的人,但事实不是这样的。港媒在报导和评论中国新闻是存在着严重恶意倾向的,而8、90年代的香港电影电视,拿中国的落后与中国人的低素质作为搞笑桥段是必备的。试想我们这一代香港人,成长于香港发展速度最快、历史地位最高的年代,却又被传媒如此引导,怎么可能不歧视中国?很多社会地位或受教育程度较高的港人,在与中国人交往时会表现的彬彬有礼,表达观点的时候也滴水不漏,但这只能说明他们很聪明,并不代表他们不歧视你。如果一个中国人跟一个香港人有着很好的私交――例如你我――那也只是他改变了对你个人的看法,却很难改变对你们整体的看法。


Q:港府颁布法令禁止中国籍双非父母在港产子,是否涉嫌种族歧视?

A:这毫无疑问是种族歧视,全世界任何国籍的父母都可在香港产子并获得香港永久居民身份,唯独中国父母不可。试想在现今世界上还有比这更赤裸裸的、以法律形式存在的种族或者说族群歧视么?甚至中国父母在获取第三方国籍――比如加入菲律宾籍――后赴港产子也有可能被医院拒收,但同样的医院绝对不会拒收真正的菲籍产妇,不管菲律宾当局在人质事件上表现的多么无能与无理。而更讽刺的是,香港名义上还是中国领土。


Q: 你用“名义上是中国领土”来形容?

A:香港对全世界80多个国家和地区实行免签入境,这其中包括一些最不发达国家,但却没有中国。


Q:你怎么看待大陆儿童随地便溺的现象?

A:这个绝对是小题大做,会把这种事情小题大做的一般是两种人,一种是你们一直认为存在的“一小部分香港底层市民”,另一种是青年学生。你一定很惊讶为什么会有青年学生这个群体参与到此类事件,事实上在香港任何一个年代,青年学生都是歧视中国与反中国的急先锋。年纪大点的港人的歧视表现无非就是翻白眼、发牢骚、咒骂,但青年学生却会寻求各种途径、采取各种行为通过公共渠道不加遮掩的表达他们的歧视与诉求。有一定年龄和阅历的人会很清楚公开表达歧视是极为不妥的,但青年学生不会,他们在表达歧视的时候是带着一种使命感的,即“我知道你们也歧视中国人,只是你们不敢说出来。那就让我来替你们说出来,做出来,否则香港就完蛋了!”呵呵,很可笑是吧?不过他们真的是认为自己背负这种正义使命的,相信你也有过这种年龄段。至于其他人?可能会有些港人觉得方式――比如公开“唱蝗”――不妥吧。


Q:港人希望与大陆割裂么?

A:这个诉求在年轻人当中很有市场,包括台湾也很明显,85后的一代对“去中国化”的愿望最为强烈。其实我坦白说,所有年龄段的人――除了49年以前来港来台的――都有去中国化的愿望,只不过我们对现实和利益看得更清楚。但是这里又有一个很奇怪的现象,以前中国落后的时候,并没有什么人提“去中国化”,反而是最近十几二十年,中国的经济实力越来越强,年轻一代反到对中国越来越厌恶与畏惧。比如台湾服贸学运,这些学生真的是不管好坏逢中必反。为什么呢?我觉得除了毫无理性的厌恶和莫名的恐惧以外,没有更好的解释了。


Q:香港现在的经济地位与竞争力都不如上世纪90年代了,这是回归的错么?

A:你我都知道,香港的下降是相对的,并不是香港不行了,而是中国更行了。香港能做到的跟上海广州甚至深圳都不是一个数量级的。香港的崛起在我看来是有偶然性的,这个偶然就是中国在最适合发展的时候因为某些原因放弃了发展,让香港捡到了机会,甚至说占到了便宜。比如说香港曾经的支柱产业――制造业、进出口贸易和海运,有了这三样才有了现在的金融业和旅游业。但现在,制造和进出口几乎彻底回归中国了,港口货量相对沪深两地也逐年下滑。如果非要说是97回归的错也可以,那就是“以前都是交给我来做,为什么现在收回去了?”不过现实并不是所有人都这么看,大多数普通市民看不到这些现象背后的原因,只是一厢情愿的认为中央任命啦,中央干预啦什么的导致香港越来越不行啦,所以要英国人回来啦,或者说干脆自治独立啦,仿佛这样就可以重拾香港辉煌了。更有无知的人把97东亚金融危机也怪到回归的头上,反正都是97年,那就一定是你的错。


Q:你认为香港对大陆的歧视能否消除?怎样才能消除?

A:说句既泄气又可笑的话,等我们这代以及接下来的两代人死光才有可能。你要明白为什么会歧视,根源是对贫穷的歧视。那为什么现在你们不穷了,反而歧视的更厉害呢?正是因为本来穷的现在不穷了,还比我们更富了,还跑到我们地盘来了,甚至还做了我们认为你们一定会做的失礼的事――看吧,果然是暴发户,一点素质都没有!贫穷是歧视的根源,而先穷后富则是加剧放大了不满和歧视,即使你们每个来香港的中国人都彬彬有礼不做任何失礼的事情,也一定会有很多香港人瞪大双眼紧盯着你们,哪怕最终一无所获,他们也会很不服的说“装得再好也不过是一群表叔和北姑”。所以你说让中国人提高素质,这可能会减少一部分直接冲突,但真的要等到我们这些人死光了,等到所有香港人从一生下来就是看到“大陆人就是那么有钱”,这种歧视才会消除。

不知道,大家看了什么想法!不过,我的想法是:以前我真的太一厢情愿了……


(内容整理自网络)

| 上 | 海 | 潮 | 生 | 活 |

微信号:shshwx021

商务合作QQ:1277874806

上海潮生活QQ微友群:161675708

更多精彩请点“阅读原文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