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统计,在刚刚过去的春节假期中,我国出境游人数达到518.2万人次,又创新高。出国旅游,“购物”在所难免,今年都有什么商品出现在了中国游客的“购物清单”上呢?
体积大、重量沉的电饭煲为何受中国游客追捧?
记者对中国游客在各国的购物情况做了一个简单的梳理,发现去欧美的游客比较偏爱名牌包、化妆品。其中,法国的化妆品、德国的刀具,都很受青睐。在亚洲国家当中,去韩国的游客也很愿意为当地的化妆品埋单,而去日本的游客选择最多的却是类似电饭煲这样的小家电。这就有些令人看不懂了,难道国产的电饭煲不具备日本电饭煲的功能吗?为什么众多中国游客会选择大老远从日本拎回十多斤的电饭煲呢?记者用实验对国产电饭煲和日本电饭煲做了一个对比。
实验:中日电饭煲煲饭大PK
公平起见,我们在国内和日本分别选择了一款四千元左右的,功能相近的电饭煲进行实验,而这个价位的日本电饭煲也最受中国游客的喜爱。
实验中,工作人员选择相同的水和米,且严格按照各个品牌电饭煲对水、米比例的要求,做上了两锅米饭。同时,在小区里随机找到了十位烹饪经验丰富的大爷大妈,参加本次试验。他们将试吃这两锅米饭,选出自己认为口感好的一锅。当然,他们并不知道自己试吃的米饭是哪个品牌的锅煮出来的。
拼外观:国产触屏显示vs日产中规中矩
从外观上看,同等价位的两款电饭煲,国产的具备触屏显示功能,日本产电饭煲的外观则显得中规中矩一点。据了解,日本也有触屏功能的电饭煲,但是价格要贵上一些。
拼口感:大爷大妈更爱国产电饭煲煲的饭
米饭煮好后,工作人员在事先准备好的纸碗上标上了A、B的标识,将日本电饭煲煮出来的饭,盛进了A碗当中,国产电饭煲煮出来的饭盛进了B碗当中。而每位大爷大妈都会分别拿到A、B两个碗,在不知道碗里的米饭是哪个锅煮出来的情况下,选择口感好的。
结果,在十位参与实验的大爷大妈中,五个人认为B碗里的米饭更好吃,符合自己的口味,也就是国产电饭煲煮出的米饭;三个人认为A碗里的米饭略胜一筹,也就是日本电饭煲煮出的米饭。其他两个人则认为差不多,没太大区别。
拼营养:国产、日产区别不大
当然,光靠品尝似乎并不能看出两个电饭煲的差别,我们又用这两锅电饭煲做出来的米饭在实验室里进行了一次比对。测试的内容就是两个电饭煲煮出来米饭的糖分、氨基酸等指标。结果显示,并没有太大的差别,在一些指标上,国产电饭煲煮出的米饭甚至更有优势。
日本专家:两国制造技术差异不大
日本电饭煲资深专家宫口淳一,从业经验超过40年,曾经在日本东芝等公司从事研发工作,目前在我国的一家电器公司供职。对于两国生产的电饭煲差别究竟在哪的问题,宫口表示,两国在电饭煲制造技术上并没有太多的差异。
宫口先生带着记者看了几个他正在研究的电饭煲内胆,他说,现在很多国内电饭煲采用的内胆材料、涂层技术并不比日本落后,但这还不是做出一锅好米饭的核心。“在日本,实现全面加热、均匀加热,是每个厂商希望达到目的。因为均匀加热之后的米饭更香甜,各家厂商也是朝这个方向在做宣传。与其说核心技术是锅,还不如说是一种加热方式。”
延伸阅读:
什么样的锅做出来的饭最好吃
文|唐驳虎
什么样的锅做出来的饭最好吃?答案是土锅大灶柴火饭。为什么?
简而言之,柴火老土灶的性能优点有两个,一是受热均匀,二是火力旺。
先说前一个,这个很直观,土锅往往是圆球底,大半个甚至整个锅陷在灶里,均匀的接收着火苗的直接舔舐,以及炉膛反射回来的热辐射,受热很均匀。
即使是平锅底,四周蹿升的火焰也在加热着锅壁。
至于后一个可能就没那么直观,柴火噼里啪啦不紧不慢的火苗火焰很旺么?确实旺,至少一般的量化衡量,火比电加热旺。
受热均匀和火力旺,传统电饭锅都没有实现。常见的中低端电饭煲一般都采用廉价的底部电阻加热盘技术,通过电能将位于内锅底部的加热盘加热后,再将热量传导到内胆底部上进行煮饭。
传统电饭锅是通过接触传导来加热内锅底部,从底部传导到上部,这样带来的缺点就是升温慢,受热不均匀,更谈不上智能精确控制热量、气压和水分了。
那么,究竟什么样才能算是优质或者说高档的电饭锅?简而言之,所谓高端电饭煲的目的就是无限接近柴火锅土灶烧饭的口味。
要实现这一目的,土灶烧饭的两大基本优点――受热均匀和火力旺。这就是高端电饭煲的最基本功能――IH(电磁感应)。
首先就是受热均匀,除了传统的底部,高端电饭煲可以在内胆侧面一整圈都安置上线圈,实现对整个内胆的环绕加热,模仿土灶大半个锅陷在灶里,均匀整体受热的模式。
其次就是火力旺,比起传统电饭煲的受限电阻盘热安全的几百瓦功率密度,电磁加热可以轻松达到1500瓦左右,而且效率高,从而实现类似土灶烧饭的旺火加热。
到这一步,似乎和土灶烧饭已经很相似了,比起“妈妈的柴火灶”来,还差些什么?
对,更重要的是烹饪技巧。光有个好火头,离美味还差很多呢!
来源:央视新闻、凤凰网等
本期编辑:卢永春
觉得不错,请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