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立思考?客观理性?中国立场?百姓视角?平实文字?分享天下事
⊙最多原创个人微信?点上方蓝字“占豪”直接关注
占豪评
参考消息网1月29日报道 外媒称,按照惯例,中国应在2019年国庆70周年庆典时进行大阅兵,但现在看来,今年的9月3日,即中国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日,将举行大阅兵。
据日本外交学者网站1月28日报道,今年是二战结束70周年。世界各国都将举行庆祝活动进行纪念――其中,俄罗斯将于5月举行仪式。本周,中国也宣布了本国纪念二战结束的计划,包括举行大阅兵。
报道说,在1月27日的例行记者会上,在被问到2015年的阅兵时,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说:“中国同有关国家一道举办相关纪念活动,正是为了……表明维护二战胜利成果和战后国际秩序、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定立场。”
报道称,然而,一家中国媒体提供了一种不同的阐释。《人民日报》微信号刊发的一篇文章试图揭示中国首次举行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周年无关的阅兵的政治意义。第一个理由是,“展示中国军事实力”。文章称,军事实力是现代国家竞争的最后的硬实力,所有的国家博弈、经济竞争,终归需要军事实力作为支撑。
文章给出的第二个理由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力――“震慑日本”。文章解释道:“近些年,在美国重返亚太遏制中国战略的支撑下,日本对华越来越猖狂。”文章声称,遏制这些“疯狂企图”的唯一办法是,中国“展示自己的军事能力,来向日本表明中国的态度和决心,让日本知道事关中国的战后秩序绝不容许改变”。
报道称,尽管中国的阅兵在很大程度上是向日本传达信息,但针对美国的意味更甚。上述文章也通过重复中国人普遍持有的一种观点――日本在制造问题,正是因为美国试图利用它“遏制”中国――承认了这一点。阅兵意在传达如下信息:中国已经登上世界军事舞台。
据英国《泰晤士报》网站1月28日报道,中国将举行大阅兵,纪念日本在1945年投降,此举将对东京政府加强军国化发出明确无误的警告。
据中国国有媒体报道,阅兵时军事装备林立的场景可让中国表明,它跻身世界主要军事大国之列是实至名归。
报道称,至关重要的是,此次阅兵是精心策划之举,目的是要回击日本。中日两国因东中国海岛屿主权问题发生了旷日持久的争端。日本首相安倍晋三打算修改该国二战后实行的和平宪法,中国对此表示担忧。
据新加坡《联合早报》1月28日报道,1959年天安门阅兵后,中国官方出于“勤俭建国”的考虑,决定国庆实行“五年一小庆、十年一大庆,逢大庆举行阅兵”。1984年建国35周年,虽然不是“大庆”年,但在邓小平的建议下,中国举行了文革后首次天安门广场大阅兵。
报道认为,今年打破常规的大阅兵首先针对的是日本的“右翼化”。作为二战时日本的敌人,中国和俄罗斯去年就商定要在今年共同举办纪念二战胜利70周年活动。在俄罗斯因乌克兰问题而饱受西方压力、中国因历史和领土争端与日本僵持不下的情况下,共同纪念反法西斯战争胜利显然是中俄相互靠近、相互取暖的最佳理由。
除了展示解放军肌肉、警告日本右翼势力外,中国这次打破常规的大阅兵还将起到1984年阅兵的政治作用。经过两年多的反腐倡廉和锐意改革,习近平主导的中共高层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了执政党的形象,恢复了很多人对改革的信心。
1984年邓小平打破常规的大阅兵,以及阅兵后游行队伍中打出的“小平您好”标语,显示邓小平的个人威望因改革开放的成功达到了高峰,让邓小平能够将中国推向市场经济。
报道称,无论是反腐还是内政外交,习近平面临的挑战和风险并未减少,相反,这些挑战和风险还可能随着反腐和改革的深入而加大。习近平需要进一步凝聚党心、军心和民心,而今年打破常规的大阅兵,将成为习近平时代的一个里程碑事件。
关注占豪股票投资、时事财经作品点击阅读原文;关注最新原创财经时事投资原创文章请关注占豪并查看历史信息;喜欢本文请在下边姆指处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