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day的前世今生 : 离开是为了更好的回来
2015-02-28 23:15:31 来源:财女郎

Workday的前世今生 : 离开是为了更好的回来

2015-02-28 财女郎 财女郎
财女郎 \

cai_nvlang

80%的家庭都是女性理财,可是女性对数字却不太敏感。理财并不难,日本有渡边太太,我们也可以有财女郎:). 和大家分享财富管理和生活美学的点滴。”赚钱不是目的,投资自我、美好生活才是终点“

财女郎
人生
最好的投资就是投资自己
最高的回报就是生活美好

财女郎 ? 推荐


Workday的前世今生 : 离开是为了更好的回来

女郎提醒大家今天是国内的Working Day.....不过今天的这个故事是一家叫Workday的公司,在一场着名的Peoplesoft被收购时发生的故事,曲折惋惜,但由此而诞生了另一家更着名的公司Workday

相信熟悉人力资源的,对Workday都不会陌生。它从诞生之日起,就备受关注。10年来的迅猛发展,不仅让其跻身ERP领域首屈一指的供应商,更是给其当年的对手――甲骨文公司一记响亮的耳光。

这其中跌宕曲折的江湖恩怨,比当年乔布斯被苹果辞退后卷土重来的故事更加轰轰烈烈。

一切还要从10多年前那场峰回路转、惊心动魄的收购大战说起。

1987年,杜菲尔德创立了仁科公司Peoplesoft,把人力资源软件作为一个系统独立推广,并建立了一整套的语言,集成开发环境以及相应的生态系统。95年网络技术爆发之后,杜菲尔德更是花了大价钱,把PeopleSoft完全迁移成一个B/S构架的系统,使其成为当时市场上的行业第三------ 前两位分别是SAP和甲骨文。

时间来到2003年,Peoplesoft通过了一项以15亿美元并购JDE(另外一家ERP公司,当时应该排第四)的决议,该决议如果顺利实施,将帮助Peoplesoft成为商业应用软件市场的老二,而原来居第2位的甲骨文将退居第3 ---这项决议成为整个事件的导火索。一贯行事乖张的甲骨文老板拉里?埃里森决定与其坐以待毙,不如先下手为强。一场大战就此拉开。

拉里?埃里森


就在Peoplesoft与JDE达成协议后的第4天,甲骨文公司突然发难,决定强行收购Peoplesoft。在埃里森看来,如果收购成功,那么甲骨文无论在市场份额还是公司市值上都将超过SAP,成为行业第一;即使收购失败,凭着自己深厚的政府背景,美国商务部和仲裁法庭动不了他,而Peoplesoft却有可能因为受困于收购官司而一蹶不振。

埃里森这一蛮横做法引起Peoplesoft当时的CEO克雷格?康威(杜菲尔德于1999年卸下CEO一职,只留任董事长)的强烈不满,他先后5次拒绝了甲骨文的报价,而甲骨文似乎仍不死心。

眼看纠纷愈演愈烈,康涅狄格州政府联合其他9个州政府,将甲骨文并购Peoplesoft一案诉讼到美国联邦法院,希望从反垄断的角度来阻止甲骨文的恶意收购。

然而法律似乎站在甲骨文一方,2004年9月8日,联邦法院的一纸判决书,让Peoplesoft的防御计划遭受重创,形势急转直下。

但倔强的Peoplesoft并不愿就此服输,立马启动一项新计划。

杜菲尔德

9月22日,Peoplesoft与IBM达成新的合作协议,试图对甲骨文的野蛮入侵进行反击。双方决定在未来5年内向合资的研发机构投资10亿美元,合作方式是将IBM的中间件WebSphere与Peoplesoft的应用软件进行捆绑销售。

但就在此时,事态又突然出现戏剧化的转折。10月1日,Peoplesoft董事会突然宣布,对CEO康威的领导能力“失去信心”, 克雷格?康威被解职,这无疑为甲骨文扫清了最大障碍。显然,甲骨文给Peoplesoft的股东们开出了更高的价格。11月20日,甲骨文以每股24美元的报价,赢得了Peoplesoft 60.8% 股东的“芳心”,这场收购大战的天平开始向甲骨文倾斜。

随后,已经退居幕后的杜菲尔德重新出山,试图力挽狂澜,他不愿将自己一手创立的公司拱手让人。Peoplesoft计划于2005年3月召开年度股东大会,届时股东们将就此次收购案作出最终选择。

可惜,甲骨文不愿再等,这场拉锯战已经持续18个月,双方都付出了巨大代价。

12月13日,甲骨文竟然答应了Peoplesoft一名独立董事提出的26.5美元/股的报价,整个Peoplesoft的董事会彻底被甲骨文的金钱诱惑所征服,甲骨文最终以总额103亿美元的价格收购Peoplesoft,一切终成定局。

眼看无力回天,杜菲尔德愤然离职。这场旷日持久的大战以甲骨文的胜利告终,但故事并未就此落下帷幕

似乎是这场变故激起了杜菲尔德的意志和雄心,64岁的杜菲尔德在2005年再次创立一家公司,这家公司就是Workday。凭借杜菲尔德经营Peoplesoft 17年积累的人脉和经验,Workday发展迅速。

2012年10月13日,Workday在纽交所上市,IPO首日价格大涨74%,市值达到95亿美元,超过Groupon、Zynga等知名公司,成为Facebook上市以来,美国科技企业最大一宗IPO,而这一切,Workday只用了7年时间。不知道今时今日,杜菲尔德和埃里森两人各自是怎样的心情。

许多人猜测杜菲尔德创立Workday是为了报当年的一箭之仇,如果真是这样,这两家“仇深似海”的公司迟早还会剑拔弩张,针锋相对,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本文来源:易漫学习)

“离开是为了更好的回来”

财女郎邀请了世界各地的读者来分享他们的人生故事,曾经感动过他们的话语,点击本文最下方"阅读原文", 看看你会读到谁的故事!

点击这里有惊喜

↓↓↓↓↓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