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订阅悦读纪 微信号Elaine-reading
我喜欢在某个暮霭沉沉的北方天空下,眺望远方的道路,北国有辽远苍茫的天空,但多数的时候布满了阴霾。上班的路上经过一条铁路,在每个微凉的清晨,看见延伸的铁轨蔓延到看不见的地方,远方像初生的婴儿的双瞳一样明媚而单纯,我没有办法拒绝这样的诱惑。
尤其是在黄昏时分,这样的时刻让人怀念往昔,想起故乡的小城,在远远的山海旁边,空气湿润、四季分明、人们平和,可在很小的时候,我就想去远方,我以为那座海边小城,一小时就可走过南北,根本无法承担我那繁多的梦想。
大学、读研、工作,一路辗转,从南到北,离家越来越远,也走过了很多地方。他们说,女孩子不要太累,不要太强求自己,回到自己的城市,找个安逸的工作,就可享受这人生的安宁。不像如今,苦苦打拼,身体劳累。25岁的这一年夏天,我开始一个人的生活,长长的颠簸努力之后总算是有了片刻的安定,才发现,坚持很多时候只是为了得到一种安定而非其他,为了获得一种安定放弃另外一种安定,看上去荒谬,可我知道,这就是我要的远方和自由。
走向远方,是为了避免对平庸和恶俗现实的苟同。而最可恶的是,走了很久很远之后,以为远去了,历经艰辛,却发现,自己仍然处在最初的地方。是谁一直说要去远方,却忘记了最初的方向?
“背叛是什么?背叛就是出自所处的地位,走向未知。”米兰昆德拉如是说。以叛逆者的姿势走出,我们背叛了过去,是为了不背叛自己。但结果是,背叛的不是现实,而是自己。这不得不算作是一场悲剧。
有多少人来到硕大的都市,却只能在办公室里遥想着那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有多少人在选择了安定平和的生活之后,还留恋流浪在路上的漂泊洒脱。有多少人身在远方,却开始怀念曾经稳定有保障的生活。
去远方如果是个标签,那么这种状态只会是耻辱,真正的走出去真该是出于本能的,它产生一种美丽的忧伤,但却会达到心灵本真的快乐,能获得丰富而湿润透明的心。
茨威格在《人类群星闪耀时》里记叙过这样一个故事,深深地打动了我,英国海军上校斯科特带领队伍去征服人类在世界上从未踏足的南极,顶着困难,不畏险阻,一路奔波到终点南极点。哪知在他们之前一个月挪威人阿蒙森的队伍已经先他们到达,失望的斯科特从极点返回的过程中蒙难,斯科特和他的朋友在饥寒交迫中骄傲地等待着注定到来的死亡。最后的时刻,斯科特给自己的妻子写信:“关于这次远征的一切,我能告诉你什么呢。它比舒舒服服坐在家里不知道要好多少!”
我知道,大多数的人一生都会平凡的度过,在那些无所适从的孤独夜晚,每当看到这个故事,心中总会涌起热血,关于梦想的远方是个太美好的事物,我们追求之不是为了成为英雄,而只是为了成为真正的自己,哪怕经历所谓的失败,也并不悔恨,这已是我能想到最好的对待远方的方式。
或许我的人生必须在向远方的前行中获得自认为的圆满,那些所谓说走就走的旅程,于我而言,并不算太过于艰难。在忙碌的工作之余,总会有机会沉心去触摸一些异乡的气息,世界这么大,做个梦旅人,何时开始出发都不算太晚。
在路途中遇见很多人,很多有惊无险的事件,听着羌族大叔讲他们民族的故事,和北非少年聊不一样的青春往事,感受古老文化和现代文明的胶着,山城街头老人贩卖的一束栀子花,古镇老宅主人家的古琴悠扬如诉,台湾妈妈和三个孩子的成长岁月,在青海时候,遇见从北京摩托一路骑行的中年男子,辛苦、疲惫也强大。还有那些年陪我走过一段段路的女孩们。旅行的意义便在于此吧,让你觉得人生是枚温暖发亮的茧,让你知晓自己渺小、世界?大,让你明白你所拥有的已是全部。远方仿佛是美的无法抑制的毒药,却依然是值得我一生追求的最高哲学。
持续的旅行让我身体疲惫而精神极大舒适,果然是不能停留的人。行走让我召回生命旺盛的本源,触摸到这个世界的所放射的丝丝光源。行走让我免于被束缚免于拘束和被驾驭,那些不确定让我安心。南方的热沙和橄榄树下的风,或许只有尽善尽美才是抵达内心的最大意义。
有本书叫做《最好金龟换酒》,一对都市男女的gap year旅程的真实纪录,开心的、烦恼的、所经历的异域的风土人情、人文历史,一一道来,不是热血青春、一穷二白上路的故事,从拉美到亚洲,他们用眼睛看世界、用身体触摸世界、用心感受世界,很多地方或许我此生都无法抵达,不过并无太多沮丧,因为我一直走在通往福山的路上,这一点,没有放弃,已是幸运。
或许每个人的一生都曾经被热血的疯狂青春所打动过,市面上不乏看着很牛逼的旅行书,要么就是为爱走天涯、要么就是几十块穷游、要么就是自我寻找,诚然每一部真诚写就的文字,都有独特的生命力,只是在我这样的年纪,除了不安分的满腔热血之外,更需要的是开阔的眼界和自己承受每一场旅行的背后的代价。
记得之前有个姑娘,刚毕业工作几个月,就来找我提离职,我问原因,她说我觉得这份工作太闷,我想去旅行。小姑娘走的文艺路线,有点小个性,我问她,你能afford自己的旅行么,她茫然的看着我,彼时并不能理解。
山河浩荡,人生很短,用自己的方式触摸和热爱更大的世界并无错误。生活永远是充满不确定性的,没有谁是英雄,生活中多见的还是傅真、铭基这样的普通夫妻,攒够了钱,就去计划一次或长或短的旅行,用宽阔纯净的心去感受每个或许此生都不会再去第二次的地方,然后回来,继续过普通生活。只是,有些东西是骨子里的,比如不安分,比如一直期待远方的心。
喜欢《信睿》上廖一梅的一句话“我宁愿选择笨拙的度过一生”,我相信万物有灵,世界宽广。所有的都不完美,所有的都存在危险,我们所能企及的只是在其消逝之前让一切丰盛一点。就像《滚滚红尘》中所写的:谁道人生无再少,人生底事往来如梭,醉笑陪君三万场,不诉离殇。
漂泊其实是一件很稳定的事情,因为你不知道所有的未来,因为无知所以无畏,因为无畏所以不怕失去,人们畏惧不过是因为害怕有所失去。
某夜看了《在云端》,那男子累计了那么多飞行,得到了尊贵的卡片,却丢失了自己的心。开始懂得了流浪的本质,永远在路上不会是个自欺欺人的谎言,因为我心安处即故乡。流浪少了居无定所的不安,多了踏实和向前的勇气。你用飞行丈量地图,用什么丈量你的心?远方的意义是什么,于我,不过是遵循自己的心。
就像三毛所说:“常常,我跟自己说,到底远方是什么东西?然后我听见自己回答。说远方是你这一生,现在最渴望的东西。就是自由,很远很远的,一种像空气一样的自由。在那个时候开始,我发觉,我一点一点脱去了,束缚我生命的,一切不需要的东西!在那个时候,海角、天涯,只要我心里想到,我就可以去!我的自由,终于,在这个时候来到了。”
所谓漂泊、所谓故土、所谓游离、所谓归途,不过是单调日子里的循环往复的自我安慰。
谁不曾颠沛流离,谁不曾眷恋故乡,这些大千世界里平凡的血肉之躯,镌刻了历史最真实的记录。没有天涯,那不过是永不能到达。远方是什么,它什么也不是,没有意义,它被我热爱,只是因为行走着去远方的世界很安静,它不需要发出多余的声音,这是我所能想的到的,于我,最优良的生活方式。
――――――――――――――――――――
悦读纪 欲了解Elaine,请回复“1”。
欲了解全部内容,请回复“M”、“m”或者“目录”
加私人微信号elaine_free,分享这人生:)
微信号:Elaine-reading
感谢关注 欢迎分享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