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 一个半脱北者的雾霾切换手记
2015-03-01 23:11:29 来源:小人儿书

原创 | 一个半脱北者的雾霾切换手记

2015-03-01 溪总 小人儿书 小人儿书
小人儿书 \

BabyBookClub

每个孩子都是一本有趣的书,只有爱他们的人才能读懂。

最跨界的亲子自媒体


小人儿书今天推荐的第二篇是我朋友溪总写的原创文章。
关于“小人儿书”
由财经媒体人Lydia和文化策展人May跨界打造的育儿知识和亲子教育分享平台。内容主张有趣、严谨、科学、感性。“每个孩子都是一本有趣的书,只有爱他们的人才能读懂。”
微信号:BabyBookClub


Lydia引荐一下本文作者
溪总
澳德养羊牧场合伙人
以前在小人儿书介绍过我的朋友溪总回内蒙养羊的故事。他本是北京一家出版社的编辑,下定决心辞职回内蒙锡林郭勒盟牧区养羊创业。在澳德牧场成立一年间,他频繁穿梭于北京与锡盟两地,空气的极端对比使他产生了从未有过的心理震撼。
透过他的微信朋友圈,我能强烈感受到他在北京因雾霾折磨得抑郁,一回到锡盟又满血复活。如他所说,“也许没有强烈的对比,我不会对雾霾如此敏感,甚至可能会像身边很多人一样渐渐麻木掉。”他写下的以下文字,见证了这段心路历程。

一年多以前,我和朋友在内蒙草原上创立了一家牧场,从那时起,我开始频繁在北京和牧场间奔走,也频繁地在有霾与无霾间切换,成了一个半脱北者。我隔段时间就能洗一次肺,还时不时发些蓝天白云的照片,令那些不得不长期待在北京吸霾的朋友艳羡不已。可是,我内心深处比他们更为挣扎。


也许没有强烈的对比,我不会对雾霾如此敏感,甚至可能会像身边很多人一样渐渐麻木掉。

有一次,我和同伴开车从牧场回北京,快到河北时,远远看到一堵齐天高的灰墙,这边还是蓝天白云,那边却是雾霾重重。我用手机查了一下,当时北京的空气污染指数已经破300了。进入霾墙那一瞬间,我说,咱俩不会是闯进寂静岭了吧?我俩苦笑一下,压抑住了想要调头回去的冲动。

不知何时开始,我的手机里装满了各种空气指数APP,关注了很多防霾的公众号。我时常转发一下,朋友们都说自从有了我都不看天气预报了。我其实比谁都希望手机里没有这些东西。

为了家人有个健康的环境,我想尽一切办法防霾,买口罩、买净化器、给门窗上密封条,雾霾天尽量不出门,勤拖地。但是这并没有缓解我的焦虑,不仅因为北京的雾霾天数越来越多,更因为我并不清楚所有的努力到底有多大作用。无孔不入的霾令我越来越焦虑,更多的时候,我站在阳台,盼着能再次看到远处的西山,身后是好几天没有出门的孩子在家里有限的空间里疯跑。

我无比强烈地想要离开北京。艰难的求职,高昂的房价,拥挤的交通,都没有使我想要离开这座生活了十几年的城市。但是雾霾令我动摇了。每当我站在草原上,呼吸着沁人心脾的新鲜空气,心里就有一种负罪感。我的家人,特别是我的孩子,还在北京吸霾。

脱北!一定要脱北!移民国外,显然不现实,贫贱不能移,这一条就pass了。那就回牧区吧!过蓝天白云、牛羊成群的日子去。可是更为现实的问题来了。家人抛出了一堆问题:冬天太冷,春天风大怎么办?我说,穿厚点,少出门不就完了?又不是每天这样,至少没有霾啊。生活购物不方便怎么办?我说,牧民也上淘宝,顺丰也能送到,旗里也有超市,只不过小一点而已。医疗水平不高怎么办?呵呵,天天吸霾的人就别谈医疗水平了,再说蒙医也很厉害的。教育水平差怎么办?这下我没话说了!那边的教育水平的确不高,我也没有郑渊洁那水平。

再次被现实击败,但是我不放弃,至少今年夏天我们一家将在牧场度过。我们会成为一家半脱北者。虽然无奈,也是目前最现实的选择。

等九月再回北京,孩子就要上幼儿园了,希望那时北京的雾霾天能少一些吧!我只能尽量乐观地痴想,无力地祈祷。


版权声明
本文为作者原创作品,作者授权亲子自媒体小人儿书(babybookclub)和嘻游记(qinzixiyou)同步首发。
转载请注明作者和来源。
点击
“阅读原文”
查看【雾霾天,你想不想脱北?
↓↓↓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