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旅游】“三招四式”,打造文化休闲名街新模式
2015-03-01 23:19:05 来源:房地产战略家

【文化旅游】“三招四式”,打造文化休闲名街新模式

2015-03-01 房地产战略家 房地产战略家
房地产战略家 \

ZL-1314CN

未来20年,50%以上的房企将会被淘汰,幸存者将面临全新的游戏规则!房地产战略家,探寻―新型城镇化路径,为首席决策者提供每日战略参考!

《大众点评年味地图》显示,春节期间,全国最火的玩乐方式是逛街购物,受到千万人关注。文化休闲名街由于深厚的历史底蕴、鲜明的文化特色,以及完备的商业配套,是当地居民以及外地游客观光旅游、休闲体验、购物消费的聚集地。


目前我国众多街区大多商业发展已比较成熟,进行文化休闲名街打造,对街区突破性发展意义重大,提升街区服务品质、提高街区环境品味、增加街区文化内涵等将有助于街区知名度及吸引力的提高,促进地区商业的快速发展。


文化休闲名街是街区升级发展的新方向,是集文化、休闲于一体的综合性街区,绿维创景提出了文化休闲名街打造的“三招四式”发展模式,即从“景区化、文化化、休闲化”三个角度,“A级景区创建、景区打造与旅游总规编制、城市文化名片打造、商业业态休闲化调整”四个方面进行“文化休闲名街打造”。任何街区都可依据自身需求特征,运用“三招四式”模式进行品质提升发展。

三招


1、文化化,文化休闲名街打造的着力点


文化是历史街区的灵魂和吸引核,是打造历史文化名街的着力点。文化对街区品质的提升,以及历史文化名街的打造,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如文化能丰富街区业态、提升街区服务品质、提高从业人员素质等。绿维创景认为,以文化为媒打造历史文化名街,必须是实实在在的文化,是能落地运营的文化,并且能渗透到街区的机理中,有效激活街区活力。


2、景区化,文化休闲名街打造的新手段


旅游是商业活动的催化剂,是街区品质提升的重要手段,用景区化手段发展商业街,能丰富街区的休闲业态,提升街区的休闲氛围,为居民及游客提供良好的休憩场所;用景区标准完善基础设施,能提升街区的经营环境、基础服务设施和服务水平,增加吸引力及满意度。


3、休闲化,休闲名街活力激发的催化剂


旅游正面临由观光型向度假型的转化升级,休闲化将成为人们追逐的重点,参与性、体验性越来越受青睐。对历史街区进行休闲化打造,指的是对休闲业态的调整,以及休闲设施、休闲活动、休闲空间的布局配置。休闲业态的调整主要包括“调整商业结构”“业态休闲化提升”和“休闲项目引入”三个方面。

四式


1、A级景区创建


从旅游规划角度来说,对商业街进行景区化提升,本质上是为了完善基础设施,提高街区的整体服务水平,因此在进行规划时不应就A级标准来谈街区打造,而应在A级标准的基础上,融入更多全新的旅游、休闲、娱乐元素,结合比较成熟的商业元素,依据A级标准进行自我检测,逐一找出差距,按照标准要求和差距进行完善。


2、景区化与旅游总规


(1)旅游规划


城市商业街景区化升级,必须要经过系统的规划工作。在规划依据方面,首先规划应服从城市功能分区、延续历史文脉,体现出地方文化特色,在有关城市规划及各部门相关规划指导下进行,同时符合城市总体规划、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等的要求;其次规划应遵守或参照国家旅游局《旅游规划通则》,及国家、省有关城市规划、园林景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等技术规范。


(2)相关设计


商业街旅游吸引物及游憩方式的设计:游憩方式的设计主要体现在:商业形态的趣味化、主题化、体验性与参与性设计,商业配置的全程游憩化设计,以及商业行为的游乐化设计等方面。


景观设计和公共空间设计:城市步行街的景观首先是商业型景观,其打造可运用情趣化、情景化商业景观等,消费型景观以及公共空间的设计理念,可因地制宜进行打造等。


旅游功能分区和游线设计:旅游功能分区设计要与商业业态布局结合,旅游游线的设计要与商业人流的流动线结合,同时满足商业和旅游的双重要求等。


3、城市文化名片打造


文化是深化休闲名街内涵的重要工具,也是城市名片打造的新抓手,主要包括情境化、游乐化、活动化等打造手法。


情境化:城市文化展示的最好舞台,也是最能潜移默化传承城市文化的有效手段,主要的打造手法有情趣雕塑、建筑风貌、壁画小镇、动感艺术、立体花坛、立体街画、故事连环画等,如绿维创景打造的盐城“盐业百态图”。


游乐化:采用游乐化方式来展示文化,应体现艺术性。旅游景区本身就是一个大秀场,可依托于当地文化,引入演艺;可举办各种参与性项目,展示当地特色文化等;各类娱乐项目的设置也可融入文化元素。


活动化:主要指举办各种论坛、节庆活动,进行文化营销。


4.业态休闲化提升


业态休闲化是文化休闲名街休闲化的重要内容。在进行业态休闲化提升时,依据商业街类型,可采用不同的项目设置手法,不同类型街区间可重复建设,而具体实施项目则应依据商业街所处位置、资源现状、发展趋势等因地制宜进行策划、设计。


长街型项目设计:以文化为魂,设计各类项目,小型广场、各种小商店、情景雕塑、服务设施等。需要完善主要包括:游客服务中心和生态停车场。一般的游客服务中心和停车场均放在商业街的入口处,与广场共同组成游客集散地,其外部景观应与商业街氛围融合;商业街内还应注重休闲座椅等的设置,休闲座椅可与雕塑结合,增加休闲趣味性。


商场型项目设计:休闲化氛围提升,业态休闲化提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提高商品进入门槛,以经营品牌产品为主,丰富商业业态,如餐饮店、酒吧街、KTV、电影院等等;


(2)在原有商业业态上的调整,丰富购物内涵,引入各类娱乐活动,如活体模特、美食大赛等;


(3)休闲项目的引入,如真冰溜冰场、保龄球馆等娱乐消费项目。


商业MALL项目设计:商业MALL是一种都市休闲聚落结构,其规模、档次、吸引力等较商场型商业街大。每层都可设一个主题,项目设置应更丰富,内部项目设置在与商场型商业街相同外,可在外部设置更多的项目,如喷泉广场、攀岩广场、儿童乐园、高级会所等。

来源“绿维创景”

【招募】共建中国房地产经理人联盟微群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