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针对中国的核弹头数量也将不得不减少。在东亚地区,美国与中国的核力量对比已经发生逆转。
中国核武器试验
美国国防部8日宣布,作为履行2011年生效的新版《削减和限制进攻性战略武器条约》的一部分,美国将从发射井中移除50枚陆基核导弹,但陆基核导弹发射井总数保持在450个。经过这一轮调整后,美国保持待命状态的“民兵3”型洲际弹道导弹数量为400枚,达到上世纪60年代初以来的最低水平。
在五角大楼作出这一决定前,来自北达科他、怀俄明和蒙大拿叁个拥有核导弹基地州的国会议员强烈要求:美国不应减少导弹发射井数量。
根据美国智库核武器专家克里斯滕森提供的数字,在爆发古巴导弹危机的1962年,美国部署了203枚陆基洲际弹道导弹,转年勐增到579枚,1966年突破1000枚。1991年苏联解体后,这一数字保持在450枚至550枚之间。
清华大学卡内基国际和平研究院军控问题专家李彬9日接受记者采访时说,美俄核裁军是以实战部署的核武器来计数的,并不要求削减核弹头总数,只是削减“战斗值班”的核武器。
美国削减核武数量,虽然其中有水分,但绝对数量依然不可避免地被削弱了
此次美军将50枚核导弹置于贮存状态,并不打算拆卸或封闭导弹发射井,意味着它们可以随时重新部署。
除陆基核导弹外,美国海军准备将弹道导弹发射装置从目前336个削减至280个。部署核导弹的战略轰炸机数量将由93架减少到60架。此外,美军将保留6架非部署状态的战略轰炸机,它们未搭载核弹头但随时可以搭载。
这番调整到位后,美国将符合新条约规定的700个已部署的洲际弹道导弹发射装置数量限制。至于条约中规定的将核弹头数量削减至1550枚的目标,五角大楼尚未宣布具体的削减方案。
李彬说,美国现在实战部署的战略核武器约有1700多件,核武库里还有几乎同样数量能够很快部署的核武器,另外还有一些战术核武器、等待拆卸的核武器,合起来能快速使用的核武大约有5000多件。
中国东风-31A洲际导弹
俄罗斯方面战术核武器数目不详,目前部署的战略核武器约有1700多件,但不像美国那样有其他能够随时部署的战略核武器。
李彬说,美俄维持现在的核武器数量并非出于国家安全考虑,美国是想彰显全球领导地位,俄罗斯则是不想降为二流国家。他说,削减50枚洲际导弹是一个妥协的结果,显示美俄核裁军正逐渐往实质方向走,这值得肯定。但由于这个量不大,后面裁减的困难和矛盾还很多。
至于国际上有人嚷嚷“中国也应削减核武器”,李彬说,中国发展核武是防止他国对中国进行核攻击和核讹诈。
美俄现在裁减的是处于“战斗值班”状态的核武器,而中国的核武器通常不像美俄那样处于高戒备状态,所以这种核裁军跟中国关联不大,更不用说拉中国参加。
相比美俄核武器数量多的巨大优势,中国进一步提升核武的生存能力才是极为重要的,比如提升陆基核导弹的机动能力、核潜艇的隐身能力等。
如今,日本周边力量对比正在变化。中国日趋强大,北朝鲜进行核开发,而美国则存在战略后退的可能。这必然让人对日本核保护伞的可信性产生疑问。日本有成为有核国家的潜力。
1967年,佐藤荣作内阁宣布了“无核三原则”。当时,美国拥有超过1.8万枚核弹头和“三位一体”的核力量,而中国还没有实际的核战争力量。
但现在,美中之间的核力量对比发生了重大变化。
相比之下,中国的核武库规模一直在持续扩张
二炮部队
美国专家认为,中国针对美国部署了155枚核弹头和约50枚“值班”战略导弹;另一方面,美国则有约1700枚核弹头针对中国。但是,由于美俄之间2010年签订了新的削减战略武器条约,美国实际部署的核弹头数量将降至1550枚以下。
因此,针对中国的核弹头数量也将不得不减少。
在东亚地区,美国与中国的核力量对比已经发生逆转。
中国装备有数百枚射程可覆盖日本全境的弹道导弹和巡航导弹,这些导弹都是既可以装载核弹头又可以装载常规弹头的机动型导弹。中国的CSS-5弹道导弹主要针对印度和日本,而巡航导弹则主要部署在中国的沿海地区,射程覆盖日韩。
美国在亚太地区的战术核力量,仅有关岛基地隐形轰炸机上搭载的战术核武器。
根据美国目前拥有的战术核武器数量,其在关岛能够保持战备状态的战术核弹仅在数十枚至上百枚之间。而美国的水面舰艇并未搭载核武器,潜射核巡航导弹又已经从潜艇部队撤去并计划于2013年销毁。
因此,在东亚战区之内,美中朝等国的核力量对比已经大逆转,这是美国半个世纪以来第一次在核威慑能力上出现劣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