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亚病夫”一词,最先叫“东方病夫”,出自上海《字西林报》(英国人办的报纸)于 1896年10月17日登载的一篇文章,作者是英国人。
对“东亚病夫”这个称谓,国人都很敏感。许多人的理解是,清末中国人吸鸦片,导致身体瘦弱,所以遭洋人轻视,其意义近似于老百姓所说的“鸦片烟鬼”。
其实“东亚病夫”一词,最先叫“东方病夫”,出自上海《字西林报》(英国人办的报纸)于1896年10月17日登载的一篇文章,作者是英国人。这篇文章按照梁启超的翻译是:“夫中国――东方病夫也,其麻木不仁久矣。”
此后,1936年的第11届柏林奥运会,中国派出140余人的代表团参加了近30个项目的比赛,除撑杆跳选手进入复赛外,其余的均在初赛即遭淘汰。代表团途经新加坡回国时,当地报纸刊登了一幅题为“东亚病夫”的讽刺漫画:在奥运旗帜下,一群身穿长袍马褂、身体枯瘦的长辫子中国人,用担架抬着一个“大鸭蛋”。
讽刺漫画中的“东亚病夫”,的确跟身体不强壮有很大关系,这也是许多人所能理解到的一个层面。“东亚病夫”一词的含义,身体不健康只占一小部分,更多的则是思想和精神的残缺。这样理解,似乎更符合上面那篇英国报纸文章的本意。
拿破仑曾说过一句话:“中国是一只睡狮,一旦醒来它将震惊世界。”这仅是前半句,后半句是“他现在睡着了,别让它醒来”。拿破仑说这话的时间,是在滑铁卢惨败之后,即大清嘉庆皇帝在位期间。在这个时候,中国人并未成为鸦片烟鬼,身体还是挺不错的。拿破仑说它睡着了,只有一个解释,即大清社会的思想意识和精神状态出了问题。
英国人的文章与拿破仑的评论,尽管表达方式不同,实质上是一个意思。那么,大清究竟出了什么问题?
第一,在思想意识上,满清之所以夺得天下,根本优势在于满人的尚武精神和进取之心。他们入关当皇帝后,前期还保留了点自己的东西,比如“围猎”与骑射,但越到后来越差劲。自康熙帝始,治理天下的思想逐渐全盘汉化,其国策跟之前被它灭掉的朝代并无二致。王权思想与儒家学说,仍然是清代统治者的灵魂。与之相比西方国家在冲破中世纪的蒙昧后,思想家一个接着一个诞生,而新的思想和观念,正推动着社会向更高层次迈进。
第二,在国家制度上,受主导思想,即经过宋代程朱理学改造过的儒家思想的影响,清代的国家制度在将近300年内一直是原地踏步。我们的邻邦日本,通过明治维新,较为彻底地摆脱了源于中国的封建思想的束缚。西方诸国经过一波又一波的思想解放,迅速从资本主义萌芽发展到较为完备的资本主义制度。相对于清王朝而言,问题的严重性更加在于统治者不仅没有意识到自己的制度性差距,反而将国门一关,自夸是全世界第一。
时代就在那里,格局就在那里,境界就在那里,清代的落后与挨打是注定难以逃脱的,生活在清代的国民也难逃时代的厄运,这就是“狮子”沉睡、被称“病夫”的极为重要的原因。
(来源: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