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当行VS互联网”之后……
2015-03-01 23:27:59 来源:钱生钱

“典当行VS互联网”之后……

2015-03-01 钱生钱 钱生钱
钱生钱 \

moneycreates

高端严肃的国际金融投资理财看不懂怎么办?关注外汇通《钱生钱》电子财经杂志就对了!我们坚持专业视角、轻娱乐风格,换个姿势看财经,只为达您所愿!来吧,咱们一起跟上国际金融的节奏!

提到当铺,大多数人想到的是大大的"当"字招牌、高高的柜台、苛刻的掌柜……然而在互联网浪潮的推动下,传统的典当行业也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如今的典当行业,遭遇了何种瓶颈?新潮当铺又变成什么模样了呢?

  1、典当企业数量和发放当金在增长,但利润却在下滑

在中国,典当行业是一个存在了上千年的古老行业。据全国典当行业监督管理信息系统显示,截至2014年底,全国共有典当企业7574家,同比增长10.8%;全国典当企业累计发放当金3692.1亿元,同比增长10.7%。

虽然典当行的数量和当金都在增长,但据相关统计数据,去年典当行的息费收入普遍开始下降,当金余额增速放缓,而成本却在不断增加,这导致典当行的利润普遍下滑。

2、P2P攻陷典当行业的契机:银行不接受文化藏品作为抵押

邮票、钱币、艺术品尽管"金贵",但在银行等传统金融机构面前一直难成为抵押品。专业人士表示,鉴于目前银行信贷审批的机制,以文化藏品为主的抵押并不受到银行认可,而P2P网贷则为此撕开了一个口子。

目前,国内P2P平台以艺术品作为质押标的,借款金额一般不超过评估价的40%,通常在5万-80万之间,借款期限大多在15天-6个月不等,年化收益率一般为8-12%。

3、以文化藏品为抵押的融资市场空间非常大

"互联网典当行"的出现,打破了传统典当行只能"坐地经营"的局限。由于一些前期工作能在网上完成,典当行和借款人都大大降低了成本、提高了效率。此外,随着典当行和互联网金融企业合作的不断深入,还有许多新的业务会出现。

南方文化产权交易所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市场的融资需求非常大,"广州市场去年文化收藏品成交量在几百亿元,若初步估算有5%-10%的成交量具有融资需求。"

4、当铺搭乘互联网快车仍有极大风险

网贷中心认为,以收藏品作抵押风险也是极大的:首先是造假的风险,收藏市场一向是水货泛滥的地方;第二是一个藏品的价值波动非常大,现在值钱的东西,很有可能一夜间变得一文不值。

5、典当结合P2P,国外早已成型

艺术品与P2P的结合,这种运作思路其实七八年前在英国就出现了。成立于2007年的英国Borro公司,将互联网、艺术品和奢侈品坚定估值、典当行和拍卖业务有机结合。

它的商业模式为:客户通过网站或电话提出典当申请,贷款金额最多可达抵押物估价的70%,借款期为6个月左右,通常3天内就可收到款项。若客户没有按时赎回抵押物,Borro会通过自己的拍卖网络将物品以高价卖出,并将拍卖所得超过差额部分全部返还给客户,不从物品售卖环节中获利。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