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2月27日,中国金属学及材料科学家、“两院院士”师昌绪被评为感动中国2014年度人物。
感动中国组委会的颁奖词恰如其分的概括了师老的生平与贡献:
晚会选取了师老的两个重大贡献:研制空心涡轮叶片和为国建言献策。在采访中,师先生的夫人如此评价:“师昌绪本人,说实话是很低调、很一般,一个不太起眼的人,不过他有一颗报国心,他是尽了他的能力。我相信每一个中国人,能力虽然有大小,只要他做工作能够一心为国而又能兢兢业业做好自己的事,将来都能感动中国。”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回顾昨晚感动中国颁奖典礼中师先生的获奖部分:
1948年,师昌绪赴美留学。50年代开始,师昌绪为争取回国,进行了长期斗争。1955年6月,师昌绪回国,被分配到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从1957年起便负责“合金钢与高温合金研究与开发” 成为中国高温合金开拓者之一,领导开发中国第一代空心气冷铸造镍基高温合金涡轮叶片,使我国成为继美国之后第二个自主开发这一关键材料技术的国家。
师昌绪对国家科技政策的制订及科技机构的设置和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他倡导并参与主持了中国工程院的建立;多次主持全国材料领域发展规划。师昌绪在国际材料科学领域享有很高声誉,多次担任国际材料领域学术会议主席或顾问。
他时常说,他已经90多岁了,还有两件事需要尽快完成,一件事是在有生之年为科普事业多做事。中国的科普工作还没有完善,大众需要更多的科学知识。二是希望在大飞机工程材料科学方面做点事。只要材料不过关,他决不罢休。
2014年11月10日晨7时7分,师昌绪因病在京逝世,享年96岁,李克强总理闻讯委托工作人员打电话表示沉痛哀悼,并向家人及亲属表示慰问。
“作为一个中国人,就要对中国做出贡献,这是人生的第一要义。”他最常说的这句话,虽然朴实无华,却凝聚着一位饱经沧桑的老知识分子大半个世纪以来投身科学事业,矢志报国的赤子情怀。
来源:新材料在线整理
新材料在线第二届中国新材料资本技术峰会暨“中国好材料?”颁奖盛典,活动火热报名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