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南市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七次会议2月27日开幕,由代市长李明远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对2015年渭南的工作进行了全面的安排部署,下面让我们以民生的视角为您从报告中寻找未来一年渭南的新亮点:

出行更方便了
1.年内韦罗高速、渭玉高速将建成通车,蒲白高速将完成路基工程。
2.黄河禹门口大桥将力争上半年开工建设。沿黄公路洛河桥年底前将建成通车。
3.西安至大荔、华阴高铁有望实现公交化运营
城市基础更完善了
1.抽黄供水工程基本建成。富平热电联产项目上半年开工建设。
2.以光网工程为重点的信息基础资源建设将加快步伐,互联互通、资源共享的信息化服务体系将逐步完善。
玩的更开心了
华山、少华山、洽川、潼关古城以及“韩城?风追司马”等景区将加快建设步伐,唐桥陵、泰陵等保护工作持续推进,积极发展红色旅游。
城市更靓丽了
1.中心城市将实施230个建设项目,年度将完成投资225亿元。
2.华县撤县设区工作进一步推进,中心市区构建“一城四区”发展格局。
3.中心城市进一步发展城市路网,完善供水、供气、供热等问题。
4.临渭区将加快老城开发和城中村改造。
5.万达城市综合体开业运营将进一步提升高新区发展层次。
6.凯泰汽配五金机电城、光大农资和关中大红市场等项目加紧建设,申华汽博园一期10月建成。经开区人气和商业氛围进一步提升。
乡村生活更体面了
1.5个省级重点示范镇和2个省级文化旅游名镇将加快建设,年内确保完成投资10.3亿元。
2.16个市级重点镇建设持续推进,其将被打造县域副中心。
3.每县市区年内启动建设5―10个新型农村社区,至少建成1个新型农村示范社区,让乡村享受和城镇一样的生活。
农民进城更安心了
城镇户口不再受限,推行人口居住证制度,进城务工人员将纳入城镇公共就业服务体系、住房和社会保障体系,养老、医保和子女教育等不再成为难题。进城落户人员融入城市、子女融入学校、家庭融入社区。全年农民进城落户10.8万人以上。
更多贫困户解困了
新建各类保障房5.3万套。扶贫移民搬迁七年行动计划持续推荐,年内完成1.4万人,启动2.3万人的搬迁工程,实现脱贫18万人,20万人的安全饮水问题得以解决。
环境更清爽了
扎实推进“治污降霾?保卫蓝天”行动,市区二级以上优良天数达到190天以上。
生活更有保障了
1.新增城镇就业人口将达5.2万人。
2.农民工工资保障金制度和城乡居民丧葬费补助制度继续健全实施,大力推进殡葬改革。
教育更均衡了
1.全市将新建改建公办幼儿园77所,其中中心城市新建10所。
2.试点实施中小学校长职级制。实施“千校达标”工程,临渭、华阴、白水、潼关力争通“双高双普”省级验收。
文化生活更丰富了
1.市图书馆将加快建设,市博物馆将于6月底前对外开放。
2.市体育中心和文化艺术中心将开展更为丰富的活动服务市民。
城市景观更灵秀了
1.渭河全面完成城区段右岸堤顶绿化。
2.?河入渭口景观绿化和滩区水生态景观核心区建设将于年内完成,南岸滨水东区将加快建设。
3.?河老街美食城二期持续建设,两岸整体规划加快建设。(来源:华山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