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雾霾,我们有很多问题要问,有很多话要说。然而很多时候却难以找寻到相关的资料,缺少权威而客观的解释。而柴静们所做的事情恰恰满足了公众的这种需求。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们希望能出现更多的柴静来我们做类似的调查,普及知识,答疑解惑。
柴静用自己两年前出书的稿费做的公益报道,她拒绝了一些公益组织的资助请求,该片的制作成本大约是100万,包括国内外的拍摄和后期制作的费用
作为曾经的媒体记者和环境污染问题关注者,柴静自费进行雾霾调查似乎很正常,但穹顶之下不该让柴静们孤独前行。虽然这类自费调查可以理解为一种自发的公民责任感,但实际上是公民个人在主动为缺位的公共职责在补位。
纪录片团队成员口述:柴静也曾纠结是否要讲出女儿的故事
以下来自参与《穹顶之下》纪录片拍摄和研究工作的团队成员,南方周末记者汪韬对柴静抗霾的观察,首发自其公众号“千篇一绿”:
这是由母亲柴静在母性本能驱使下完成的纪录片,希望看完这部纪录片,你我都会对“蓝天、白云”多一些思考,多一些珍惜。
根据腾讯网、人民网、公众号“千篇一绿”等资料综合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