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皓-互联网分析师,微信号(qianhaoapp)
从央视辞职一年后,柴静自费拍摄了雾霾深度调查《穹顶之下》。任何看过该视频的人,都为之触动,因为我们活着,更想要好好地活着。
一、柴静为何归来
柴静的女儿尚未出生,即被诊断为良性肿瘤。柴静辞职照顾女儿,在此过程中对雾霾的感受愈发深刻,她花了一年时间,身陷“雾霾”,于是有了这样一个演讲视频:《穹顶之下》。柴静不仅是对现场的五六百人,更是对社会和中国讲述:
雾霾是什么?雾霾从哪儿来?我们怎么办?
一年的时间,柴静拜访了国内外多家研究大气污染的学术机构,去了一些污染严重的现场调研,调查背后的执法困境,接触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发改委能源所、工信部产业司、环保部等职能机构,并前往伦敦、洛杉矶等曾经污染严重的城市,想找到一些空气污染治理的教训与经验。
自费百万,为了这样一场,用柴静自己的话来说是:
【我和雾霾之间的私人恩怨】
这一切为的是什么?因为:
2014年中国多个城市空气污染天数在半年以上
中国24小时PM2.5平均浓度限值超过国家标准的5倍
雾霾中含有15种致癌物质
中国每年因为大气污染过早死亡的人数达50万人
……
柴静奔波于各个城市甚至各国之间,探索雾霾背后的原因,从中国的空气污染挖掘出一系列有关能源、市场、法律、经济等让人深思的问题。
很多令人触目惊心的数据,我们平时并不了解,也不关心。大家都知道雾霾有害,对它的了解却是空白。雾霾来了,戴上口罩。这样就安全了么?
二、拿什么拯救我们的明天
如柴静的演讲所述,中国的雾霾不是单纯的污染问题,它牵连着国家的能源结构、法律规范性和市场开放度等。
2013年我国消耗36亿吨的煤炭,总和竟然超过全世界其他国家的总和,水平相当于19世纪七十年代的英国。当时的英国深受空气污染的危害,代价惨重。这种时间与现实的交错,并不是历史换了地盘重演。煤的燃烧正是形成雾霾的重要原因之一。此外,机动车总量的增加、品质低下的柴油、大量排污严重的重工业企业都导致了污染泛滥,雾霾严重。
1、
问题亟待解决,因为受威胁的不仅是自然生态平衡,还有人类的生存安全,以及社会的发展。但由于我国相关法律法规暧昧不明,我们竟然找不到可以治理污染的部门。执法主体竟然圈在一个“依法行使监督管理权的部门”上。“有关部门”继续玩着踢皮球的游戏。而想要解决问题的环保部门却不被赋予权利去管理。“我现在都张不开嘴,我怕人看见我没牙。”
法律的尊严在于执行。却被因暧昧便得含糊。
2、
管理之路倘若暂时无法走通,能源结构的调整亦可大大改善我国的污染现状。采用清洁能源确实可以有效地改变我们的困境。但由于我国经济的特殊性,油、汽等领域一直处于国家垄断地位,市场的这种不完全开放性,决定了我们无法效仿欧美从困境之中脱身。这让人忍不住问一句:说好的可持续发展呢?非不愿,非不想,竟是不能。
3、
源头上减少污染的第三条路也非常艰难。洗煤能降低二氧化硫等有毒物质的产生,过滤器能减低有害颗粒的排放,但该措施实现的前提是巨大的资本支持,企业的第一要义始终是赚钱,且要赚很多很多的钱。剩下环保设施成本,却牺牲了自然环境。
不管我们往后退几步,总会遇到各式难题,逼着我们另谋出路。然而不管我们怎么退,问题的处理终归要回来。国家法律的支持,相关结构的调整,以及污染物排放的减少本就该是相辅相成。改善能源结构即能处理污染问题,又能推进可持续发展,响应国家政策;污染源头的控制大大减轻了管理的压力。而法律的强制性则是这一切顺利实施的有力保障。
三、改变不了世界,那改变自己
空气污染一直是个严肃的议题,我们不希望污染年年治年年有。社会的进步,在于像你像我这样的个体,一步步往前去推。所以,倘若我们无法凭借一己之力去改变这个世界,至少改变自己。
哪些事能减少污染,哪些会导致污染,作为灵长类生物,我们心知肚明。
聪明如你我,不一般的地方在于,我们“知”,且我们“做”。
《柴静雾霾调查:穹顶之下》,视频约1小时43分钟,建议在wifi环境下收看,土豪除外哈……
(文:骆四,转自唐三藏,微信公众号:yourshifu)
………………………………………………
如果您觉得的内容不错,欢迎您持续关注、并向您周边的朋友同事推荐:
我的微信公众号“qianhaoapp” or 微博 @钱皓-互联网分析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