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去年12月开始,英国各大影院开始上映一部叫《帕丁顿熊》的电影。今年3月5日,《帕丁顿熊》终于要在中国上映啦~3月3日,Prince William会出席上海电影博物馆举行的首映礼哦。“Paddington Bear”是英伦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Prince William访华之行的目的是推广英国文化,希望能让更多的中国观众了解这只故事丰富的“帕丁顿熊”,看我严肃的脸,请大家忘记王纸的发际线。。。
而且,这部电影是由实习班主任-陈学冬担任配音哦~
目测又有许多歪楼的。。。
可能有很多小伙伴不知道,这只”帕丁顿熊”(Paddington Bear)可是大有来头,在英国可谓家喻户晓,上至王公贵族下到平民百姓,这只小熊是影响了几代人的故事人物,就如葫芦娃兄弟于很多中国80后一样,它承载了几代英国人的童年记忆。
英伦地方虽小,但可以称得上是一个“文学大国”。中国的“儿童文学”相比较英国,无论从作品的数量和对世界的影响而言,差得不是一点半点。
我们中国人耳熟能详的儿童作品人物,爱丽丝、彼得潘、天线宝宝、小羊肖恩、粉红小猪、哈利波特、泰迪熊,这些都是英国人在不同时代塑造的儿童文学形象。
帕丁顿熊,一只满脸善良的毛毛熊,永远戴着宽檐帽,穿着海军蓝的英式厚呢外套,是另一个深受英语世界孩子们喜欢的童话形象。
塑造“帕丁顿熊”的作家叫Michael Bond,生于1926年,至今健在。迈克尔.邦德的童年非常快乐,这和他的父亲有关。他的父亲,是一个邮局经理,典型的英国绅士,温文尔雅,永远戴着一顶礼帽。
对于父亲的帽子,Bond记忆中式这样的:“爸爸永远戴着他那帽子,就算我们去海边去玩,爸爸挽起裤腿,走进浅滩,他也戴着他的帽子”。对于父亲无论走到哪里都戴帽子的原因,Bond风趣地解释道,“父亲是一个非常有礼貌的人。只有戴着帽子,他就可以礼貌地摘帽向人致意”。
1958年,一个冬天的夜晚,Bond走在回家的路上。在伦敦帕丁顿火车站附近的商店里,Bond看见一只待售的毛绒熊玩具,孤零零地躺在货架上,让人觉得非常可怜。
这只玩具熊的样子启发了Bond,帕丁顿熊的样子开始在他的头脑中构思。回家之后,他和妻子讨论几个小时,最后一个叫“帕丁顿”的小熊诞生了。在《一只叫帕丁顿的小熊》(A bear called paddington)的故事里,一只来自秘鲁的小熊,漂洋过海来到英国,在帕丁顿火车站走丢。小熊戴着黑色旅行帽,穿着蓝色厚呢外套(duffle coat),脚下穿着一双惠灵顿长筒靴(wellington boots)。
Michael Bond和他的帕丁顿熊。。。
小熊的这身装扮受当时英国小学生的启发。在上下班的火车上,Bond经常可以看到一群上下学的小学生,戴着大大的帽子,穿着呢料的校服,背着大大的书包。每个孩子都挂着一个胸牌,上面有孩子的姓名和家庭地址。
小熊手拎着一个旅行箱,里面放着护照,外面挂着一个标签。标签上写着:我想要旅行(wanted onvoyage)。小熊的外套上挂着一个纸条:请照顾这只小熊(Please look after thisbear)。
帕丁顿熊的原型就是下面这货,一种生活在南美的树熊。现在你知道为什么帕丁顿熊来自秘鲁了吧。
帕丁顿小熊的故事一发表,立即受到很多孩子和孩子家长的喜欢。帕丁顿熊不仅善良有礼貌,而且还有一颗勇敢开放的心灵。
随后,Bond又创作了25部帕丁顿熊的故事。在这些故事里,Bond把爱、责任、自由、动物,尊重、规则等等巧妙融入到情节中,让孩子接触并理解这些,为他们未来良好的人格发展做好铺垫。
《帕丁顿熊》系列一共包括26本书,这些书被翻译成40多种语言,销量多达3500多万册。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BBC一共制作了多达56季的帕丁顿熊系列的动画片,在几十年时间里,这些动画片一直影响着英语世界的几代人。
今天,在伦敦帕丁顿火车站,有一个专门销售帕丁顿熊玩具的商店(请看上图)。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经过这个车站,只要有时间,都会下车去商店里买上一只可爱的帕丁顿熊。然后,带着小熊,继续他们的旅程。。。
部分内容摘自uktastes
PS:英国留学中心微信公众平台除了标明文章来源外的其他所有内容,皆为主页外网翻译得来或纯原创,转载请标明来源,禁止任何机构媒体的肆意抄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