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媒:马王“共治”考验两岸交往策略
2013-11-27 20:29:22 来源:

摘要:台湾今日新闻网9月22日刊发题为《马王共治考验两岸交往策略》的文章,作者为台湾“中国文化大学”国际企管系副教授郭正亮。文章称,马英九“斩”王金平之役出师不利,王金平赢得假处分保留党籍和民意代表身份,但马英九面对重大挫败,仍然拒绝接受,决定继续抗告到底。

台湾今日新闻网9月22日刊发题为《马王共治考验两岸交往策略》的文章,作者为台湾“中国文化大学”国际企管系副教授郭正亮。文章称,马英九“斩”王金平之役出师不利,王金平赢得假处分保留党籍和民意代表身份,但马英九面对重大挫败,仍然拒绝接受,决定继续抗告到底。

台湾政局陷动荡

文章称,因应如此巨变,马英九并无让步迹象,目前已诉诸“公职与党职切割”策略,排除王金平参与国民党活动,例如每周举行的马英九办公室5人党政协调会议、9月29日国民党十九全大会、10月初国民党中评会。但只要属于职务活动,例如马英九办公室月会、立法机构会议、10月庆典筹备会等等,国民党并不能阻止王金平出席。

在“抗告”尚未成功之前,马英九必须接受与王金平“共治”的现实,但王金平既已被排除在国民党的决策之外,为了增加政治筹码,只能更加广结善缘,主持议事也将更加中立化,使马英九要遂行政策意志更加困难。在立法机构9月至12月会期,饱受争议的服贸协议、“核四公投”、年金改革,恐怕都会因此面临极大阻力。

马英九发动“斩”王金平却自陷困局,不但民调惨跌到历史新低,最后还被迫与王金平“共治”,杀敌八百却自损三千,已经注定沦为跛脚领导人。马英九民调很低,已经很难主导任何具有争议的重大“法案”,如果不能接受失败,转与王金平发展新的合作模式,在剩下的两年多任期,恐怕会面临令不出马英九办公室、幕僚逐渐求去的窘境。

两岸协商增困难

文章指出,这次马英九急于“斩”王金平,各界都归因马英九急于通过两岸服贸协议,但王金平却百般刁难,接受“逐条审查、逐条表决”程序。服贸协议本文总共24条,外加附件一(服务贸易特定承诺表)和附件二(关于服务提供商的具体规定),其中附件一长达39页,涉及各个产业部门以及各种市场开放承诺,如果真搞“逐条审查、逐条表决”,原本照案通过的几率就很低,更不要说目前马英九民调已经跌到历史新低,又和立法机构负责人王金平处于空前对峙状态。

问题是,服贸协议能否通过,不但将连动到明年ECFA后续协商(包括多达数千项的两岸货品贸易协商、两岸贸易争端解决机制),同时也将连动到台新经济伙伴协议(ASTEP)能否顺利签署。一旦服贸卡在立法机构,或修改幅度极大,几乎可以断言,明年ECFA后续谈判必将全面停止。这不但是马英九当局的失败,也绝非大陆所乐见。

针对外界指控王金平“故意制造服贸障碍”,王金平大声喊冤,表示服贸协议协商时,连国民党党鞭也签字同意逐条审查表决,岂能怪罪王金平一人?王金平以2010年ECFA在立法机构审议为例,当时王金平与民进党总召柯建铭在官邸足足研究两天,一度因为国民党大党鞭林益世反对,柯建铭气得拍桌大骂,最后双方才达成妥协,让民进党畅所欲言,但最后放弃投票,ECFA全案才能顺利过关。

交往策略须调整

文章称,情势恶化至此,马英九已确定难以主导局面。首当其冲的敏感议题,两岸政策必然都包括在内。

文章指出,面对即将浮现的马英九王金平“共治”局面,大陆也将陷入空前的尴尬处境。长期以来,大陆对台决策沟通,向来以马英九所主导的行政部门为主,立法机构都是由马英九透过党政平台自行搞定,大陆并未与王金平深入交往。但如今马英九已经难以一人主导局面,眼看服贸协议、设立两岸办事机构、ECFA后续协商等重大法案,都将因为马英九拒绝与王金平合作,即将陷入瘫痪困境,大陆是否将另辟蹊径,增加与王金平对话管道,将特别令人关注。

当国民党陷入马英九王金平分裂,导致两岸重大法案难以通过,大陆恐怕也必须仿效美国做法,开始发展多线接触与游说管道,才可能稳住两岸继续向前发展态势。

果真如此,势将导致两岸交往策略的重大调整,亦即从完全集中于马英九主导的行政部门,转向跨部门的多元接触,起先将扩及王金平势力,然后也可能扩及民进党交流派(尤其是谢系和新潮流)。

可预期的是,马英九确定跛脚所导致的台湾局势多元化,将使未来的两岸交往更加复杂多元。只要大陆认为必须稳住两岸继续向前的步伐,恐怕就要积极发挥决策整合的作用,调整两岸交往策略,扩大更多交往对象,几乎是无可避免的趋势。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