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超30万大学毕业生留汉 配建教育医疗资源迎两三年后生育高峰
2018-01-12 11:14:00 来源:

  去年超过30万大学毕业生留在武汉 配建教育医疗资源迎两三年后生育高峰

  11日,市政协委员、市卫计委党委书记朱宏斌(左)和市政协常委、市教育局局长孟晖做客长江日报“两会直播间”。记者马振华 摄

11日,市政协委员金禅在长江日报“代表委员通道”接受采访。记者周迪 摄 

2017年武汉提出力争5年留下百万大学毕业生,最新数据显示,去年落户留汉大学毕业生超过30万。这些“新市民”将很快成家、生儿育女,武汉如何在入学、就医方面为他们提供优质服务和保障?近日,这一话题成为武汉市“两会”代表委员关注的热点。 

去年,我市通过实施“百万大学生留汉创业就业工程”“百万校友资智回汉工程”等,促使大量大学毕业生“零门槛”落户,同时出台最低年薪标准、推出大学生人才公寓、制定大学生八折买房政策,吸引了全国各地乃至世界各地年轻人的目光。 

“大学毕业生留下来,前几年打基础,预计生育高峰两三年后、也就是2020年前后就要出现。”市政协委员、市卫计委党委书记朱宏斌分析,留汉大学毕业生主要分布在光谷和沌口,以及洪山、武昌、江岸等区域,这些地方的“压力和挑战会相对大一些”。 

大学毕业生留汉成家立业,生活服务配套如何跟进,成为不可忽视的问题。“今年我市将会更深入谋划留汉大学生对就医、入学、文体等方面的配套政策”,市招才局相关负责人透露。 

市政协常委、市教育局局长孟晖向长江日报记者表示,近年武汉市民、包括大学毕业生家庭,对学前教育的需求迅猛增长,武汉每年都会新建幼儿园、增加学位供给。此次市两会“2018年十件实事”明确列出:全市将新改扩建公益普惠性幼儿园40所、中小学校20所,分别新增学位1万个、2.2万个,服务“二孩”政策和大学毕业生留汉创业就业。 

同时,儿童就医方面,全市二级以上公立综合医院将全部开设儿科独立病区,三级公立医院儿科24小时提供急诊服务,新增儿科医生150名。“将在武汉儿童医院本部建设妇幼综合大楼,同时在大学毕业生落户集中的光谷、沌口片区设立武汉儿童医院分院”,朱宏斌表示。(记者王雪 刘睿彻) 

  【代表委员建言】 

  百万大学生留下来,医疗保障跟得上吗? 

  光谷和沌口片区 

  将建两家儿童医院 

百万大学毕业生留在武汉,这座城市的医疗保障跟得上、接得住吗?11日,市政协委员、市卫计委党委书记朱宏斌来到长江日报“两会直播间”,详细介绍武汉的医疗应对措施。他表示,武汉将大力保障儿科及妇幼发展,2020年初步建成国家级区域儿童医疗中心。 

  光谷沌口将新建武汉儿童医院分院 

针对大学毕业生落户相对集中的光谷、沌口区域,我市重点布局建设儿童医院。首先在武汉儿童医院本部建设妇幼综合大楼,增强妇幼保障能力。同时,在光谷片区和沌口片区新建武汉儿童医院的两家分院,建成后将有效缓解上述地区对儿科资源的需求。 

各区妇幼保健机构也将进行提档升级,目前有5个区妇幼保健院达到国家标准。市政府工作报告中的十件实事要求,今年新改扩建3家区级妇幼保健医疗机构。朱宏斌表示,明后年,其他区的妇幼保健机构也将陆续完成提档升级。儿童医院与妇幼机构形成体系,对妇幼保障将更全面。 

  二级以上综合医院全部开设儿科门诊和病房 

除了专科医院,各大综合医院的儿科也将加强。按照十件实事的要求,2018年全市二级及以上公立综合医院全部开设儿科门(急)诊和儿科病房,三级公立医院儿科24小时提供急诊服务。 

朱宏斌进一步介绍,有条件的医院要开设儿童重症病房。产科达到一定规模的要设置新生儿病房。鼓励民营资本投资建设儿科医院,提高儿科医疗资源总量。预计到2018年底,全市将新增儿科床位600张。 

2020年儿科床位力争达6000张以上 

儿科要做强,儿科医生从哪里来?朱宏斌介绍了3种方式增加儿科医生的数量——定向培养一批、转岗返岗一批、直接引进一批。 

定向培养,比如与江汉大学医学院、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武汉大学医学部等计划在2018年定向培养儿科医学生;直接引进,通过专项招聘、“绿色通道”引进儿科医生;转岗返岗,鼓励其他相近专业医师经过培训向儿科转岗,原儿科医生鼓励重返儿科岗位。按照十件实事,2018年总体上要新增儿科医生150名。 

朱宏斌表示,儿科医生紧缺,与儿科工作强度大、收入不高有一定关系,今后将提高儿科医务人员薪酬待遇,在职称晋升、评优评先等方面给予倾斜,稳定儿科医师队伍。 

记者了解到,通过上述措施,我市力争到2020年,全市儿科床位总数达到6000张以上,每千名儿童儿科执业医师数达到0.95名以上,儿科医疗服务水平进入全国领先行列。 

儿科医生的培养需提前规划 

“独立儿科病区、增设儿科病房,都是能快速实现的,增加儿科医生需要系统化常态化建设。”市人大代表、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汉南医院妇产科主任王继红表示,硬件设施设备的配套化建设相对容易完成,但有了好的设施设备,更需要好的医生护士才能发挥最大的医疗救治作用。儿科医疗对医护人员的专业素质要求相对较高,护士基本能通过短期培训达到相应护理水平,但医生的培养周期较长,需要提前制定培养计划。据了解,2015年以来,全国儿科医生仅增加了5000人,儿科专业医生缺口逾20万人。 

规范校医保护少年儿童健康 

“儿科疾患重在预防,建议具有专业医疗资质的医生在幼儿园及中小学担任校医。”市人大代表、江夏区第一初级中学教师胡丽萍表示,学校是青少年儿童聚集区,比如去年的流行性感冒在校园爆发,不少学校停课。目前,未建立校园医疗系统,校内未设置职业校医,导致学校在应对普遍性流行病方面很乏力。从源头上建立相应的儿科疾病预防系统,有助于遏制疾病的大面积爆发,减轻医疗机构儿科病患的救治压力。校园医疗可参考如校园安保服务外包模式,引进专业的团队进驻中小学或委派医生到中小学值班等,在儿科流行病预防、校园突发事件医疗处置等方面进行有效管控。 

区级妇幼保健院设儿科病房 

“区级妇幼保健院不仅要有门诊,更应该设立儿科病房,专业人干专业事。”市人大代表、江夏区人民医院(协和江南医院)消化科主任医师付萍呼吁,不仅要增加二级、三级医院的儿科力量,各区妇幼保健院也应参与其中,协助克服儿科医生不足的问题。以江夏区为例,区人民医院儿科及儿科急诊已做到24小时接诊,日均接诊量高达数百名患儿,很多医生周工作时间常年高达90小时。二级、三级医院儿科病房紧张,而很多区级妇幼保健院仅设有儿科门诊,盼增设儿科病房。(记者刘睿彻 实习生栗家宝) 

留汉没买房,孩子有没有学上? 

  只要在汉工作居住 

  小孩入园上学都没问题 

11日,市政协常委、武汉市教育局局长孟晖做客长江日报“两会直播间”时透露,武汉市教育部门积极响应“百万大学生留汉”工程,为去年留在武汉的30万大学生解决后顾之忧,目前正加紧部署相关工作,预计今年武汉市新增2万多个幼儿园学位,20所中小学完工投入使用,缓解“入园难”“入学难”。 

“给大家报一个数据,2017年武汉幼儿园到高中的在校人数增长了56000多人,增长最多的是学前教育阶段,再就是小学教育阶段。”孟晖说,由于生育高峰的出现、二孩政策的放开,城镇化进程加快,导致武汉市近几年入学人数呈爆发式增长。尤其2017年启动的“百万大学生留汉工程”,为教育部门带来新的挑战。如何为市民们提供优质、足量的学位,是教育工作的重点。 

孟晖介绍,服务“二孩”政策和“百万大学生留汉”工程,武汉市教育部门已有了长期规划。今年我市要做的“十件实事”当中,要求公益普惠性学前教育的学位新增1万个,再加上新办的民办幼儿园,新增学位将突破2万个。而就中小学来说,近几年全市每年新改扩建并完工的学校都有二三十所。仅去年就有21所学校开学,提供了2万多个学位,今年将再完工并投入使用20所,提供2万多个学位。 

学校建起来后,师资配套如何跟上?孟晖坦言,目前学前教育阶段教师紧缺确实是个大问题,不仅武汉,全国都面临这个缺口。就武汉市而言,教育部门2017年加大了招录力度,学前教育一线教师新增4000多人,占到了一线教师新增长的七八成,下一步将进一步加大招录力度,加大与武汉本土院校合作,增加相关专业的招录人数,探索定向委托培养。同时依托“百万大学生留汉”“校友资智回汉”等工程,引进优秀教师人才,留下优秀毕业生。 

直播过程中有网友提问:自己即将留在武汉工作,如果不买房,孩子有没有学上?孟晖表示,只要市民在武汉居住、有固定工作,孩子就可以入园、入学,没有任何问题。 

提前为“留二代”备好课堂 

11日,多位市人大代表建议,武汉留下百万大学生,需要继续增加基础教育的学位,提前为“留二代”备好教育资源。 

市人大代表、武汉三和茂业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堂孝表示,积极推动“大学+”在武汉各城区落地生根,要整合高校与社会资源,提供专业服务。这个服务包括中小学等基础教育设施,“尽早实现现代托儿所的建设运营试点”。 

市人大代表、武汉理工大学副校长刘祖源表示,他在为学校招揽人才的同时,发现不少优质人才会将学校周边有没有好的中小学甚至是幼儿园作为留下来的必备条件,“洪山地区高校云集,也需要更好的基础教育资源作为配套”。 

据了解,上述两位市人大代表所在的洪山区,在2017年着力缓解辖区适龄儿童入学难,全面加快学校配建工作,书城路小学等6所学校开工建设,洪山二小等4所小学投入使用,爱家名校华城中学等4所学校启动前期工作。多位代表认为,“建学校的速度还可以更快”。 

出台强制措施配建幼儿园 

市政协委员、武汉市实验学校校长邱化明建议,政府出台强制性措施,在新建楼盘和老旧社区改造中,按比例配套建幼儿园,并改造现有幼儿园规模,扩大入园数量。同时,审核、提升私立幼儿园,并对全市幼儿园师资进行定期考核。保障未来留汉大学毕业生子女都能享受到优质教育资源。 

建立长效机制迎接生育高峰 

市政协委员、武汉大学法学院教授冯洁菡认为,为迎接生育高峰、保护学龄前幼儿的身心健康,市政府应组织相关部门建立多部门协调运作的长效监管体系,加大我市幼儿园建设、管理力度。这种长效监管体系,应在审批上严把关,对办园面积、教师资格等软硬件不符合条件者坚决说不。同时,由市教育局牵头,在《武汉市幼儿园管理条例》的基础上,制定武汉市幼儿园管理条例实施细则。 

用“大数据”布局教育资源 

“百万大学生留汉创业就业工程”在落地实施过程中将给民生配套设施带来挑战,从区域分配上分析,接收大学生较多的区域矛盾会更突出。市政协委员、江岸区教育局副局长杨德红建议,政府在基层设计上可以建立“大数据模型”,通过数据分析技术对未来青年人的就业走向、居住走向进行充分论证研究,以便提前谋划布局。在人才培养通道方面,可以开启定向培养和定制培养的模式,为学前教育教师和儿科医生的补充开辟新通道。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