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新星9月7日消息(记者夏莎)“赵奶奶,您身体好吗?您看,家乡来人了!”
“赵奶奶好!我们也是从河南来的。您看起来很健康,一定要好好地!”
“好着呢,能跑呢!欢迎你们来博乐,我要好好招待你们。”
欢声笑语中,红星军垦博物馆负责人初明远、来自河南的报道团记者们与16岁就从河南省镇平县奔赴新疆支援红星二场建设的赵秀勤奶奶进行了几分钟的视频连线,浓浓的乡情、亲情凝聚于云端,一声声热情的乡音,让在场的人脸上都情不自禁地露出暖暖的笑容。
近日,记者跟随“豫疆共铸一家亲同心援疆结硕果”网络宣传报道活动走进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十三师新星市红星军垦博物馆,聆听发生在这片曾经一片荒芜,如今生机勃发土地上的“河南故事”。
记者跟随讲解员走进红星军垦博物馆,“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艰苦奋斗、开拓进取”的兵团精神,让人感动。
“大家请看,上方图片里这位背石头的女兵,就是赵秀勤奶奶,这是她16岁时的青春模样。”讲解员指着陈展的老照片说,赵奶奶是当时修建红星渠年纪最小的女兵。
“我花了两年六个月的时间找到了赵奶奶,她现在跟随家人生活在新疆博乐地区,已经90岁高龄了。前段时间,我们刚邀请她来博物馆参观过。”初明远接过讲解员的话茬,向记者展示着赵奶奶的近期生活照,迫不及待地拨通了赵奶奶的视频电话,于是,出现了开头那温馨的一幕。
“这位年轻人叫徐优恒。这时候,他大概20多岁,你们看,多帅气!他正在给得了胃病的吴少卿扎足三里穴。”初明远将大家引到一张老照片前,拿出手机,翻出一张老者的照片说,“这就是现在的徐老爷子,他就生活在团场。”
据悉,20世纪60年代,河南省确山县支边青年徐优恒来到红星二场,因为懂中医,他积极参加当地的医疗卫生事业。初明远告诉记者,徐优恒的女儿现在也在团场从事医疗工作。
今天,红星军垦博物馆里的“河南故事”一直在续写。
展厅的“豫疆情深”版块,全面展现了近年来,河南省驻马店市对红星二场的援助。一代代河南援疆人在新时代的援疆故事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据介绍,红星军垦博物馆是在原红星二场机耕队修理车间旧址上进行保护性改造而成的。主展馆占地面积约为1200平方米,整个园区占地面积约为22000平方米。整个展览是集图片、文字、实物、场景、幻影成像、雕塑、视频、沙盘模型、电子书为一体的综合性展览。陈展面积约为800平方米,包括470张图片,250件实物。
红星二场军垦文化资源丰富。“为让这笔几代军垦人留下来的精神遗产传承下去,河南省的相关部门对我们的红色资源进行了挖掘。博物馆从选址到陈展到培训,河南都提供了资金、人才支援,这为赓续红色基因,传承兵团精神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初明远动容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