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斌湖南省社会科学院(湖南省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历史文化研究所所长、研究员
要保护好长江文物和文化遗产,共享文化资源,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长江文化资源包括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既要保护历史文化遗迹、遗址,也要传承学理与精神层面的文化。一些历史文化是长江流域不同区域共同创造和传承的,如,从湘江流域周敦颐开创理学,到赣江流域朱熹的传承,及至后人的研究和传播,使理学1700多年来一直延续不绝,“吾道南来,原是濂溪一脉;大江东去,无非湘水余波”,正是对理学思想的写照;岳麓书院大门对联“惟楚有材于斯为盛”,是湘鄂共有的历史文化资源。长江流域相关区域应该共享这些精神文化。
要加强长江流域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弘扬革命文化,传承红色基因。长江流域有着丰富的蕴含红色文化基因的革命文物,是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在江西、湖南、湖北等地考察,在多个场合反复讲述长江红色文化故事、阐述长江红色基因。我们要切实把红色文化重要载体革命文物保护好、管理好、运用好,把红色人物、红色故事讲好、用好,发挥好红色文化在党史学习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要秉承“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原则,将长江的历史文化、山水文化与城乡发展相融合,将文化保护传承工作与生态治理工作相结合。同时,要突出地方特色,更多采用“微改造”的“绣花”功夫,对历史文化街区进行修复。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陈熹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