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刷黑的柏油路越过碧绿的大市河,沿着月山脚下进山,路便七扭八拗崎岖起来。山道上,一辆加长货车拖着满满当当的货物,喘着粗气,如慢吞吞的小脚老妪,稍微欠下肥硕的身子,就野蛮地占满了整个车道。双富开着车,想超却没法超,只能跟着大车后面,吃着它扬起的漫天灰尘和浓重的尾气,亦步亦趋。任喇叭摁得整个山谷都有回声,仍无济于事。这,就是今天我们上崇阳雨山的路。
说起雨山的名字,也有点意思。几十年间,雨山和绿化,两个名字切换着叫。20世纪70年代,雨山是绿化的旧称,而今,绿化又成了雨山的旧称。不过,据考证,雨山最早可不叫雨山,而是乳山。因其山峰耸立,状如母亲的乳房,且山泉淙淙流水,“其泉如乳,祷雨辄应”,故名乳山。而且,每当下雨前,玉峰云雾缭绕,雨总从乳山先下。后讹乳山为雨山。雨山海拔1029米,是崇阳东部最高峰。《崇阳县志》云:“省龙少祖,邑东山之最高者。”然而,不论是叫雨山,还是叫绿化,这里终年都缺水,以旱地为主,多植红薯和苞谷,老百姓极其贫困。
终于,大车闪出一个空档,双富迅速变道,两车几乎紧贴着,只隔一微米,我们的车超过了大车。双富的车技神乎其神矣。我们在车上惊呼。此后,崎岖的山路上再没有其他的车辆,我们的车一骑绝尘,很快就进到了雨山的腹地。放眼望去,明显发现雨山的山峦,和其他地方的山峰不一样,这里不是树木葱茏,绿色青青,而是满山的石头,高低错落,一层层地垒起来,像是镶在天边的一条条石线;那石堆出的梯田,随山就势,像大海的波浪,一圈一圈,一波一波。给人震撼。但这养在深山的石头,不知躺在这里多少年了,之前,除了带给当地人痛苦,可能再没有其他的了。不信,你听这歌谣:雨山窝,石头多,小的小块块,大的大砣砣,山穷人更穷,水洗光坡坡;山高石头多,冬茅满山坡,池塘难装水,动脚就爬坡。而今,雨山的石头竟被开辟成了国家石漠公园。当地人打死也没想到,这满山的石头现在真是宝贝了,还可以招徕着各地的游客,助村民脱贫致富。
我们眺望着满山的石头,不知石漠公园具体何在?想寻村民问,可空山不见人,即使见人,也正在远处的石山上劳作。想问,声音也传不过去。双富只得把车开到一学校旧址,泊在操场上,正好碰到戴着草帽,欲出门的村支书丁书记。一攀谈,丁书记竟是老友晨光和红英的发小。当时就和晨光和红英通了电话,请他们回来看看家乡的变化。话毕,我问丁书记,此地是原绿化中学旧址不?丁书记回答道,是的。我便想起当年绿化中学周鼎初老师的事迹。周老师曾是北师大的高材生,自愿报名到最艰苦的山区绿化中学任教。一待就是十几年,在绿化娶妻生子,把青春全献给了山区的教育事业,也给绿化引来了文明之火。当年,绿化公社与县城不通汽车,周老师每次去县城开会,都是安步当车。直到改革开放后,教育资源集中,山区里的社办高中撤并,周鼎初老师才离开绿化,离开崇阳,去了咸宁师专当了一名教授。
“你们不是要去看石漠公园吗?我带你们去?”丁书记热情地给我们导航。他介绍说,石漠公园的规划面积774.72公顷,其中生态保育区面积570.46公顷。公园以地质地貌、天然次生植被与生态环境保护为核心,重点实施地质地貌保护、天然次生阔叶混交林保护、石漠化生态修复与景观提质等生态工程,改善区域生态环境。说话间,双富把车开到半山腰。丁书记说,我们就在这里观看石漠公园吧。
原来,石漠公园如此开放,目极之处都是。眼前,在绿色的灌木之中,不时露出各种石头黑色的脊背,多像匍匐在绿色丛中的士兵;也有嶙峋的石头越过灌木,高高地跃起,显得鹤立鸡群;还有一道道的石头垒出的梯田,如虬龙一般游走,又像给山峦打出的一道道石箍。而背后,一块石头则像一把巨大的太师椅,有高高的靠背,有平展的椅面,还有瀑布般与土地相连的脚;同样有一排排的梯田,梯田是用一块块石头一层层砌起来的,梯田里种着摇钱树香榧;还有几块石头围成一块巴掌大的石窖,石窖里长着一棵香樟树。我观察了一些石头,无论巨石还是小块的石头,风化得很厉害,有的都成一层一层的。这得多长的岁月才能销溶啊,难怪叫石漠。这些石头是什么年代的呢?丁书记答,这梯田历史悠久,据说是瑶族先民留下来的。雨山现在有这样的石梯田上万亩。你们都去过药姑山吧,人说那里是古瑶发源地,但遗存的石屋石房石墙和梯田哪有雨山多?其实,雨山才是古瑶先民的最早聚集地。等哈,我带你们到村子里转转,你们才会体会到我说的不虚。
我们一层梯田一层梯田攀登,越上越感到与天接近,越上越感到与地相连。站在天地之间,仿佛看到先民们炸山开石,肩担手提,垒屋砌田的艰辛,不得不为先民们的劬劳而感动,同时,一种“与天奋斗,与地奋斗,与人奋斗”的凛然正气盈满心间。再看远山,白色的云,黑色的石,绿色的树,交相辉映,相得益彰;而且,随着风动,时而云掩石,时而石缠云,时而树展如画。如此雨山,顿生妩媚,诗意盎然。我们既感到来晚了,但又觉恰逢其时。
人,是万物的灵长,离开了人,还有什么风景而言?于是,我们随着丁书记进了村。村里寂静,难闻鸡鸣犬吠。但三三两两的人们,出出进进,便有了活力。我们注意到,脚下的路,是石头铺的,有条石,也有碎石,因而显得干干净净;触目所及,石头垒起的屋子,比比皆是。或一石到顶,石门、石柱、石门槛,无处不石;或半石半砖,平分秋色;或石多砖少,全然不见石少砖多。石头砌成的院墙里,石桌、石椅、石凳、石盆、石臼、石舂一应俱全。真是一个石头的世界。我们笑着,跨过一扇石门槛,进入雨山人家,一处石天井迎面而来,青石砌成的天井,阳光射来,整个石屋洒满金光,亮堂堂的。南风从耳门吹进石屋,一股凉意,让暑气全消。堂屋上,天地君师亲的牌位在石龛之上。这座老房子怕是有百年以上吧。随处透出古意,古朴,古韵。
丁书记说,从这些石头世界的遗存看,雨山就是古瑶最早的聚居地。而且,我们这里元宵戏灯的龙是茅草扎的,而与其他地方迥异,这也是瑶文化的典型代表。雨山茅草龙主要材料是干稻草和丝茅,竹篾,树木及麻线。戏龙灯时,龙以单数为主,有单龙戏虎,三龙盘花,五龙盘圣,七星伴月,九龙盘鼎,十三龙下海等。如单龙戏虎,一人持虎,多人持龙。龙虎互动,游龙戏虎,虎跃龙腾,煞是好看。丁书记说,单龙戏虎并不是要龙虎斗,而喻意是龙虎相戏,相互融合。据传,药王孙思邈曾救治过龙虎,龙虎遂为好兄弟,后来跟着药王治病救人,造福乡梓。而龙是汉人的图腾,虎则为少数民族的图腾。龙虎相戏,表达的是汉族与瑶族相亲相爱的一种美好。
听丁书记的讲解,正津津有味,双富的手机不停地响,原来是天城的同学在催我们去吃午饭。我们不得不和丁书记告别,也挥别这满山的绿化石。一路上,情谊溢满心间。
(梅赞,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金融作家协会理事,湖北作协散文委员会副秘书长。出版诗集《为你而歌》,散文集《远去的凉亭》《大市莺声似故山》,长篇散文《时代侧影——给历史一个回声》。曾获湖北产业文学奖、长江丛刊年度散文奖、中国金融作协征文一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