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首家手语主题博物馆在南京聋校揭牌
2024-09-21 20:58:00 来源:现代快报全媒体

9月20—21日,2024年全国聋校推广国家通用手语研讨会暨手语博物馆揭牌仪式在南京市聋人学校举行。国内首家手语主题博物馆——南京市手语博物馆正式揭牌,该馆预计10月8日对社会公众开放。活动期间,来自中国残联、教育部、北京师范大学、华夏出版社等单位的专家学者,以及全国各地的聋校代表、教育工作者和手语爱好者齐聚一堂,共同探讨手语教学的进展情况和国家通用手语的推广策略。

南京市聋人学校党委书记陈源清在致辞中表示,手语是聋人交际的重要工具,学校在97年的办学历程中,始终重视手语教学,积累了丰富的经验,通过探索形成了一批研究成果。自2023年9月启动手语资料收集以来,在多方领导的重视和关心下,在众多专家、学者、聋校教师、聋人朋友的大力支持下,收集了4000余件资料。在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指导下,学校不懈努力,建成了占地600平方米的主题性博物馆。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孙晓云,亲笔题写“南京市手语博物馆”馆名。9月22日是第67个国际聋人日,南京市手语博物馆的建成意义重大。

据悉,南京市手语博物馆位于南京市聋人学校内,拥有国内外80多家单位和个人捐赠的展品和资料4000余件。手语博物馆揭牌后,将积极对社会公众尤其是青少年开放,发挥好博物馆育人功能,让广大学生通过手语更好地了解听障人士,尊重、平等、友好地对待残疾人群。手语博物馆的成立,不仅为手语文化的保存与推广提供了重要场所,也为公众了解和学习手语提供了便利。

活动现场,南京市手语研究所同步授牌,标志着南京聋校在手语研究领域迈出了更加坚实的一步,同时发布了《国家通用手语百句聋校日常教学用语》新书,为聋校手语教学与研究提供了新的参考资料。手语歌表演、手语诗词朗诵……揭牌仪式现场,南京市聋人学校的同学们带来了精彩的节目,展示了聋人学生的才艺与风采。

此次活动期间,与会者通过手语课堂展示与交流,深入了解了手语应用的魅力和聋校日常教学的独特性。来自北京师范大学、华夏出版社、天津理工大学、北京联合大学、长春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以及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的专家学者,分别就我国手语研究、聋人群体手语使用状况、手语资源保护、普特融合视域下的文化传播等多个方面进行了深入剖析和精彩分享。在经验交流环节,来自南京市聋人学校、烟台市特殊教育学校、北京市健翔学校等特殊教育学校的代表分享了他们在推广国家通用手语方面的实践探索和心得体会,展示了各地在推广国家通用手语方面的积极尝试,为未来的工作提供了宝贵经验,彰显了手语在普特融合教育中的桥梁作用。

活动期间,还举办了江苏省第四届听障学生演讲比赛,选手们以手语、口语为媒介,讲述了自己的成长故事,表达了对祖国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憧憬,展现了聋人群体融入社会的决心和勇气。他们的精彩表现,赢得了现场观众的阵阵掌声。

通讯员周秋红姚怿之现代快报/现代+记者袁永红/文施向辉/摄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