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萨克斯坦有条冼星海大街,一场音乐会见证70多年友谊
2018-09-19 23:51:00 来源: 长江日报


  “丝路星海”音乐会现场 记者 许魏巍 摄
  长江日报融媒体9月19日讯(记者王娟) 18日晚,哈萨克斯坦国家爱乐乐团在琴台大剧院以一场“丝路星海”音乐会,向中国作曲家冼星海致敬。长江日报记者了解到,在国家艺术基金的支持下,这场音乐会将走遍中国34个城市演出,其中延安、武汉等地都是冼星海曾经战斗过的地方。一支外国乐团,为何要以如此大规模的演出纪念这位中国作曲家?在长江日报记者采访中,一段70年前的友谊和深情浮出水面。
  哈萨克斯坦有条冼星海大街
  哈萨克斯坦国家爱乐乐团团长列夫·梅佐罗维茨透露,乐团为这场音乐会准备了一年,所有曲目都经过精心编配。“在哈萨克斯坦的阿拉木图,有两条大街,一条是冼星海大道,一条以哈萨克斯坦音乐家拜卡达莫夫的名字命名,还建有冼星海纪念碑。他们是很好的朋友,我们带着冼星海的作品来到中国,是为了传承这段友谊。”
  音乐会的指挥彼得·格里巴诺夫介绍,音乐会的曲目选择了冼星海在中国家喻户晓的《黄河》《太行山上》,还呈现了他在哈萨克斯坦写下的交响诗《阿曼盖尔达》:“这部作品是冼星海为纪念哈萨克的民族英雄阿曼盖尔达而创作的,有哈萨克民族音乐的韵味。”
  冼妮娜:这段友谊应该被铭记和传承
  冼星海的女儿冼妮娜,曾先后四次前往哈萨克斯坦,寻访父亲的足迹。听闻哈萨克斯坦的音乐家们在武汉奏响了父亲的音乐,79岁的冼妮娜在杭州接受长江日报记者的电话采访时连连道谢:“谢谢哈萨克斯坦人民,他们在几十年前帮助了我父亲,现在又把父亲的音乐带到武汉这座英雄的城市。”
  冼妮娜介绍,1940年冼星海受中共中央委派,化名黄训赴莫斯科为纪录片《延安与八路军》配乐。1941年6月苏德战争爆发,纪录片制作停顿。冼星海因战乱回国无路,辗转来到阿拉木图,遇上了音乐家拜卡达莫夫。
  冼星海的文静、有礼和逐渐展露的音乐才华,让拜卡达莫夫一家慢慢接受了这个年轻的中国小伙子。在拜卡达莫夫一家的帮助下,冼星海在科斯塔奈市音乐馆找到了工作,还结识了一批哈萨克斯坦的音乐家。他吸收哈萨克斯坦的民间音乐元素,创作了大量的作品,《阿曼盖尔达》就是其中之一。思念着家乡,他也写下了《中国狂想曲》《满江红》等作品。
  冼妮娜透露,当时冼星海发表的一些作品,署名都是当地的一位音乐馆馆长,费用也给了馆长:“他说他反正是一个人,馆长家里有老人、孩子,比他更需要。父亲用自己爱中国的心,也爱着哈萨克斯坦的人民。”
  冼妮娜透露,中哈两国根据这段友谊创作的电影《音乐家》也即将在中国上映,“音乐的语言是相通的,希望通过音乐会和电影的传播,能让今天的年轻人了解这段历史,也传承这段友谊。”
  【编辑:符樱】
  (作者:王娟)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