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铁院士”王梦恕为武汉长江隧道出主意,曾为武汉地铁线网规划献策
2018-09-20 22:07:00 来源: 长江日报


  王梦恕
  长江日报融媒体9月20日讯 (记者韩玮)20日下午,长江日报记者从中铁隧道集团宣传部一位人士处获悉,我国著名隧道及地下工程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梦恕离世,享年80岁。
  王梦恕因主持和参与中国高铁的研发建设而被誉为“高铁院士”。他与武汉也有众多“交集”:上世纪50年代,王梦恕曾以实习生的身份参与武汉长江大桥建设;他还参与过武汉长江隧道修建;多次献策武汉轨道交通线网规划。
  铁四院同行老友感到痛惜,曾合作“万里长江第一隧”


  2008年12月28日,长江隧道武昌端出口。新华社记者 程敏 摄
  当天下午5时,长江日报记者拨通了铁四院隧道专家、“万里长江第一隧”武汉长江隧道总体设计负责人吴维老先生的电话,82岁的吴老听到王院士去世的消息,第一句话就是“我很不舒服,深感痛惜,这是中国隧道界的损失。我也失去了一个好朋友!”
  吴维介绍,他和王梦恕是同一届同一年研究生毕业的,读的都是隧道地下工程,分属不同学校,他是原长沙铁道学院(现为中南大学)毕业,王梦恕毕业于原唐山铁道学院(现为西南交通大学)。“因为那时的研究生很少,我们又是同行,所以就认识了。”他们共同参与过位于京广铁路复线上的中国第一条超长双线电气化铁路隧道——大瑶山隧道建设,一个是设计,一个搞施工。
  吴维是“万里长江第一隧”的设计总体负责人,而王梦恕也被邀请来汉做隧道顾问,参与前期的立项评审和方案论证,包括建设必要性、建设规模、到底是用沉管法还是盾构法施工等等,请他来出谋划策。
  吴维说,他是武汉建设长江隧道的主要推动者之一,“他当时就建议要修隧道,不建议修桥。”吴维介绍,当时武汉想建公铁合建隧道,但那时技术条件不成熟,盾构最大的直径只能达到11.5米,只能用沉管法解决,但后来因考虑长江冲刷问题,担心这一方法的稳定性,最终仍采用了盾构法施工,没建成公铁两用。
  吴维说:“当时多次进行专家论证,王梦恕作为施工方中铁隧道局的院士,也提出很多建设性的意见,尤其对于中国第一座长江隧道的防水问题,他给予了技术指导,对于盾构机的施工、隧道管片制作工艺、拼装及制造精度提供了建议,保证了长江隧道的长寿命。”
  在吴维的印象中,王梦恕为人好,做事踏实,对人对己要求很严,作风硬朗。“他敢说、敢做、敢担当,直言不讳。”吴维说,王梦恕作为中国铁路隧道领域唯一的院士,高铁建设中如果出现隧道施工难题,都会想到他,他也都会到场解决问题。“他点子很多,比较支持一些新的前沿的东西,比如修建长江隧道、海底隧道,他是中国隧道地下工程发展的推动者。”
  如今,穿越长江的武汉三阳路公铁合建盾构隧道直径已达15.2米,吴维表示:“武汉长江隧道发展到如此高的水平,也有王梦恕的功劳。”
  王梦恕非常关心武汉的建设,不仅是隧道、高铁,他还多次为武汉的轨道交通献策。作为院士专家咨询组成员,他曾来汉为武汉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2013-2049年)献策。


  2017年1月13日,湖北省武汉市,停靠在武汉动车段检修完毕的高铁列车蓄势待发。记者任勇 摄
  6年前他就提出武汉拥有4张“网” 如今都已成现实
  2012年,长江日报记者采访王院士时,就铁路交通,他表示,武汉的优势是拥有4张“网”:第一张“网”是全国“四纵四横”的这张大网;第二张“网”是京广贯通所带来的全国高速铁路网成网效应,武汉到重要省会城市最快5小时以内、全国大部分省会城市8小时以内;第三张“网”是省内的城际铁路;第四张“网”是武汉即将开通的地铁。未来,地铁和城际铁路还要连起来。
  如今再来看他所言,都已成为现实。
  他曾提出武汉建全国交通枢纽优势在“综合”
  2016年,长江日报记者曾赴北京采访作为全国人大代表、中国中铁总公司副总工程师的王梦恕。他当时就提出,米字形高铁城市在内陆,很重要的一个节点是武汉,武汉建设全国交通枢纽,优势在“综合”。
  他分析武汉“米”字形铁路网时表示,由于地形原因,武汉南北走向的高铁线路很好,但东西一向、特别是向西部延伸,高铁建设的成本很高。
  他认为,武汉的机遇在于不仅完善米字形高铁格局,更要发展水运及航空货运运输,并建议武汉或可通过水运弥补高铁向西发展受限的不足,通过增加码头、提升长江通行能力等措施,提升并巩固全国交通枢纽的地位。
  【编辑:符樱】
  (作者:韩玮)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