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军详解观看汽车耐力锦标赛三大“门道”
2018-10-05 20:23:00 来源: 长江日报
  长江日报融媒体10月5日讯10月6日,作为本届“铁马”七大赛事之一,2018中国汽车耐力锦标赛(CEC)正式启幕,20多辆赛车、60多名车手将展开激烈角逐。这是国内首次汽车耐力锦标赛,也是中国首次在街道上举办耐力锦标赛。
  这项全新的汽车赛事,与房车、超跑等其他汽车赛事有何不同、有哪些精采看点,长江日报记者请来亚洲知名耐力赛车手毛俊豪,为读者普及耐力赛知识,梳理大赛看点。


  来自马来西亚的知名耐力赛车手毛俊豪 毛俊豪本人供图
  30岁的毛俊豪是马来西亚人,自14岁加入赛车运动起,先后参加过卡丁车、方程式、GT等不同种类的赛车运动,是亚洲知名赛车手。2010年起他专攻汽车耐力赛,近年先后夺得2013年日本超级耐力赛冠军、2018年日本超级耐力赛24小时富士组的亚军,以及2018年“24小时迪拜”STX组别的季军。
  毛俊豪介绍,耐力赛按照等级从高到低可分为24小时、12小时、6小时、4小时、2小时等不同级别,需在规定时间里不间断地比赛,圈数最多者获胜,每场比赛可以由多名车手合作接力完成。法国勒芒24小时耐力赛是世界上最高等级的耐力赛,也是全球最为著名的耐力赛。中国汽车耐力锦标赛是目前中国首个最高级别的场地耐力赛,全年有1站官方试车和3个分站比赛,比赛时长4个小时。武汉站是第二个分站赛,也是该项赛事的首个街道耐力赛,比赛时长为2个小时。


  来自马来西亚的知名耐力赛车手毛俊豪 毛俊豪本人供图
  “和房车、超跑等赛事单纯追求速度不同,汽车耐力赛除了考验车手速度之外,还考验车手驾驶的稳定性。”毛俊豪解释,哪怕单圈成绩打破纪录,但其他圈的成绩靠后,一样不能在耐力赛中拿到好名次,“武汉观众在看比赛时可以留意,最终获胜的车队一定是发挥最稳定的车队”。
  除了车手发挥的稳定性,耐力赛同样考验车队的团队合作。以武汉站比赛为例,在2小时赛程中,赛车大约需要2次进站加油和更换轮胎。赛车一进站,全体后勤人员齐上阵,必须在1分钟左右更换四条轮胎、为赛车加满油、更换车手等,一个环节失误都会影响整个车队的成绩。
  耐力赛比拼的还有团队智慧。“比如,当赛车在比赛中处于不利身位时,车手不一定非要等到没油了才进站,可以把握时机考虑提前进站调整,重新寻找赶超的时机”,毛俊豪说,这种赛车策略有点类似于中国古代的“田忌赛马”。(长江日报记者张智 通讯员张敏 周金丽)
  【编辑:刘思】
  (作者:张智)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