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科“本转专”刷屏,多家媒体发表评论
2018-10-19 14:20:00 来源: 长江日报


长江日报融媒体10月19日讯 华中科技大学18名学生因学分不达标本科转专科,长江日报连日来的持续报道引发社会各界广泛关注,仅#高校严进严出#的微博话题点击就超过5000万,新浪网上的网友留言有10万多条。
“现在大学里,有些学生醉生梦死,这样是不行的。”10月17日,教育部高教司司长吴岩对华中科大此举给予肯定。他表示,每所大学抓本科教育质量的方式可以有所不同,但目标是一致的。“适度增加学生不能按时毕业是应该的,本科生有一定的淘汰率也是必然。”
中国高校在校生人数居世界第一,2017年全国各类高等教育在学总规模达到3779万人。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高教大计、本科为本,本科不牢、地动山摇。对此,多家媒体近日纷纷刊发评论称,华中科大此举为其他高校更好地规范学生管理提供了一次有益的探索,“严进宽出”是时候改变了。


人民日报微博“人民微评”:学分不达标,后果很严重,给混大学的学生敲响警钟。最该有进取精神的年龄,却浑浑噩噩,不仅辜负了时代,也对不起自己,更愧对含辛茹苦的父母。大学不是贪图享乐的地方,年华易逝,莫待花落才惜青春。


检察日报:“学分不达标,本科转专科”应成为各本科院校的标准动作。这种淘汰机制相当于国外一些大学推行的宽进严出,有利于人才培养。期待有更多大学出于对学生负责、对教育负责、对民族和国家的未来负责任的态度,在建立淘汰机制上进行探索。


中国青年报:从教育规律本身、高等教育所要体现的含金量来说,大学学习无疑需要学生付出相当精力。因此,本科教育理所当然要动真格,扭转“轻轻松松玩四年”的面貌。


南方日报:对学校来说,学生质量关乎长远大计,因此要敢于动真格,敢于让学生体会到“混日子”的后果。像华中科大这样的淘汰机制,无论怎么看都是多多益善。


重庆日报:“本转专”是对混日子的大学生的警示。放眼世界,欧美等国的高等教育普遍要求“严出”,一些欧美本科院校的毕业率仅有50%,提高了人才培养的质量。这说明了,如果基础教育“严”,高等教育却“松”,势必会严重影响人才培养的质量。


南京日报:现在,有高校率先严把“毕业关”,教育部高教司也表示要增加本科生淘汰率,明确发出大学绝不能混文凭的信号,这也在倒逼教育改革。


长沙晚报:抓本科教学质量,不同的大学可以有不同的方案,华中科大“本转专”获官方认可,有望激励更多学校放心大胆地进行制度创新,从而在各自语境下真正实现学生的“严进严出”。


北京青年报:我国大学要普遍实行“严出”教育模式,必须深入推进学校办学改革,为“严出”模式提供制度保障。我国大学的平均淘汰率应该至少为10%,才能实现提高培养质量的要求,怎么做到?这需要推进从招生、培养到管理、评价的全方位改革。


现代快报:一个国家的教育发展,应该是一以贯之的,局部出现“逍遥区”,本身就是一个笑话。中国的高校加快推行“严进严出”,是一个必须有的格局。“严进宽出”是时候改变了。


浙江新闻客户端:在不少用人单位看来,如今本科生的质量相对堪忧。这次华中科大一反常态,对那些“混混”动了真格,祭出相对严厉的手段,为其他高校更好地规范学生管理提供了一次有益的探索。


金羊网:高分进入“双一流”名校,最后却从本科转为专科,这样的结局应该说有点残酷,参加过高考的人都知道高考有多么辛苦。然而,生活不相信眼泪,也不应该相信眼泪。华中科大作出“学分不达标,本科转专科”的决策,是拯救与提升高校形象和高等教育质量的迫切需要。


封面新闻“封面评论”:在肯定华中科大“本转专”的同时,吴岩司长还专门指出“有些大学生醉生梦死”。这一态度鲜明的表态,实际上传递出官方对高校学生的“提醒”与“敲打”。可以预见的是,未来“大学混日子”的现象势必难以为继。(记者 朱建华)
【编辑:祝洁】
(作者:朱建华)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