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减小对中华白海豚的影响,大桥设计人员特将承台深埋海床
2018-10-23 16:55:00 来源: 长江日报


  谭国顺
  长江日报融媒体10月23日讯“为了开通仪式今早5点就起床了。” 23日上午,港珠澳大桥开通仪式在珠海举行。中铁大桥院第一设计院院长王东晖、中铁大桥局港珠澳大桥项目经理谭国顺等来自武汉的代表受邀参加仪式。
  仪式所在地珠海公路口岸是从珠海进入港澳的通道,与其相连接的九洲航道桥、非通航孔桥及珠澳口岸连接桥、暗桥、互通立交等正是由中铁大桥院设计、中铁大桥局施工。该段紧靠珠海情侣路,长约6.7公里,占大桥海上桥梁段建设全长的三分之一,今年春晚上大桥烟花秀就是在这里上演。
  九洲航道桥主塔只比飞行限高矮2米,基本达到极限
  从事桥梁设计多年,让王东晖感触最深的,就是随着国家综合实力的日益强盛,大桥设计理念更加开放、先进,不再是施工决定设计,而变成需求引导设计。
  “ 2008年通车的杭州湾跨海大桥建设时,那时的材料、装备都没有现在先进,是施工决定设计。如今港珠澳大桥建设时,我国装备制造能力已经得到提高,可以运用全世界最好的设计理念,调动全世界最好的资源来满足需求。”王东晖说,与其他项目相比,港珠澳大桥的设计能更便捷地与国际先进思想碰出“火花”。
  港珠澳大桥设计使用寿命120年,是目前世界上桥梁设计使用年限最长的,要求能抗8级地震,能御16级台风。此外还要综合考虑整体景观、满足飞行净高、保护环境等要素,设计要求高。
  “九州航道桥桥塔设计时,因大桥临近机场,有飞行净高限制,不能超过122米,最终主塔设计高达120米,只比净高要求低2米,可以说做到设计极限了。”王东晖表示。
  为了将这一设计理念变为现实,中铁大桥局巧妙地利用整体竖转方式高质量地完成了主塔施工,还填补了我国钢塔上塔柱竖转施工领域的空白。
  谭国顺介绍:“我们先利用大型浮吊将长67.94米、重约1168吨的上塔柱整体吊装至事先制作好的桥面滑道上,再利用千斤顶提升上塔柱,完成整体竖转。这项技术在精确调整方面的方便快捷远远超出了我们的想象。”


  周俊 李翔 供图


  周俊 李翔 供图


  周俊 李翔 供图
  把对中华白海豚的影响减小到最低程度
  桥梁标段穿越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中华白海豚自然保护区,虽非核心区,但从设计到施工,建设者们都遵循严格的环保标准。
  在设计方面,为尽量少占白海豚生存空间,设计人员特地将承台深埋在海床底下。“我们把石头凿了几层楼深,这种施工法在世界上当属首次。”为减少桥墩数量,多给白海豚留出活动空间,特将桥的设计跨度加大,两个墩身之间的间距也因此拉大,如深水区由70米增大到110米。
  施工方则积极做好海上施工平台、船舶的油污处理、垃圾回收以及泥浆及钻渣外运工作,并加强观豚员配置与培训,把对中华白海豚的影响减小到最低程度,为了克服恶劣的外海施工条件,所有的桥梁都在厂房里建设好,再用巨轮拖到海上,像搭积木一样安装,在工厂预制时大量采用机器人作业。
  “面对如此困难的施工条件,我们将传统的先后作业变为同步作业,将海上施工变为陆地施工,这样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施工风险,保证了工程质量。”谭国顺介绍。
  港珠澳大桥的建设凝聚着每一位参建者的辛勤付出和汗水,也是每一位大桥建设者的骄傲。谭国顺说:“能建成这样一座世界瞩目的桥梁,不仅仅代表中国桥梁的最先进水平,更是国家综合国力的体现,港珠澳大桥将是中国走向世界的又一张新名片。”(特派记者王谦 通讯员王虎 张静)
  【编辑:金鑫】


  (作者:王谦)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