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35年,武汉人均期望寿命将达83.5岁
2018-10-26 20:49:00 来源: 长江日报
  长江日报融媒体中心10月26日讯(记者罗岚 通讯员陈莉)到2035年,武汉人均期望寿命将实现为83.5岁、人人拥有“15分钟健身圈”、主要食品安全抽查99%合格……《“健康武汉2035”规划》(简称《规划》)为武汉市民描绘了一幅美好且实在的健康城市图景。26日,武汉市召开卫生与健康工作会议,宣布建设“健康武汉2035”全面启航。
  根据《规划》目标,要求到2030年,武汉人均期望寿命将实现为83岁,2035年将实现为83.5岁,达到发达国家水平。人均期望寿命是联合国人类发展指数三大核心指标之一,反映了一个国家或城市的整体健康水平,每0.5岁、1岁的增长都依赖于社会的全面进步。2017年我市人均期望寿命为81.09岁,接近发达国家水平,这得益于经济的发展、社会的稳定、医疗服务的提升和环境质量的支持,也与疾病造成的过早死亡概率不断降低不无关系。
  《规划》的最终目标,是全面建成健康促进型社会,2035年力争把武汉建成国家健康城市示范市。会议要求我市各级部门,以2020年、2030年、2035年为三个时间节点,分阶段、有步骤地实现《规划》目标,明确职责任务,定期接受评估和督查。
  《规划》通过在五大领域统筹谋划“五大工程”,全面推进健康武汉建设。具体为:实施健康素养提升工程,普及健康生活,使健康观念从“治已病”转向“治未病”、从治病转向预防;实施医疗卫生提质工程,优化健康服务,响应国家中心城市建设,深入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将武汉建成辐射全国的区域医疗中心;实施医保医药协同工程,完善健康保障,回应群众“得病有保障、治病少掏钱”的呼声,切实增强老百姓的获得感;实施城乡环境整治工程,建设健康环境,将卫生与健康工作延展到更广的领域;实施生物产业引领工程,发展健康产业,与构建武汉现代化经济体系,实施产业升级计划,大力发展优质高效高新产业相呼应。
  《规划》还设定了100多个精准的“小目标”,与市民的获得感紧密相关。包括:2035年全市94%的人群体质达合格以上,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达470万人,重大慢性病过早死亡率不高于10%,全市健康产业总规模达4500亿元以上,等等。
  不久的未来,武汉还将打造1所全国一流的健康馆,建设健康主题公园,在社区、机关、学校等设立健康小屋,使青少年每周参与体育活动达到中等强度4次以上。
  【编辑:符樱】


  (作者:罗岚)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