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湖长”为沙湖水生植物做课题报告,变身研学导师号召湖泊保护
2018-11-10 21:41:00 来源: 长江日报
  长江日报融媒体11月10日讯(见习记者蔡燕秋 通讯员宋祎琳)10日,武汉市首批“小湖长”齐聚沙湖公园,以课题报告分享的形式,交流水生态研学活动成果。
  据了解,在今年由武汉市园林和林业局、武汉市教育局和阿里巴巴公益基金会联合主办的武汉市中小学生绿色生态研学旅行活动中,涌现出一批志愿护湖的“小湖长”。他们以湖泊为课题,观察研究水生动植物,在日常巡湖的过程中充当小小宣传员,向更多人发出保护湖泊的号召。10日,沙湖公园和后襄河公园的“小湖长”们以水生植物为课题,进行“双湖联动”活动。沙湖的“小湖长”作为东道主,带领其他湖长们巡湖了解湖泊知识。


  小湖长现场作画,展示并讲解水生植物的不同类型。 记者郭良朔摄
  “水生植物按照生活习性可以分为4大类:挺水类、沉水类、漂浮类、浮叶类。”来自湖北大学附属小学三(1)班的马林致通过现场作画,将水生植物的4种类型生动的展现出来。她一边在黑板上画出荷花、黑藻、水葫芦、睡莲等几类代表性的水生植物,一边讲解。马林致带来了她在9月14日-9月28日期间研究的水生植物课程报告,她说:“参加生态研学不仅仅是逛逛公园,学习相关的知识,而是做些更有意义的事情。我们每个人都要承担一份责任,为保护生态环境做出一份努力。”
  “小湖长”还可以成为公园里的小导游。“大家好,我是沙湖公园的小湖长陈乐岩,今天我将成为大家的导游,带各位领略美丽的沙湖。”同为湖北大学附属小学三(1)班的陈乐岩是一位植物小专家,他引导现场的“小湖长”们思考为什么水葫芦总能飘在水面上?自然界中的“烤香肠”(香蒲)能吃吗?结合自己的疑问,他现场解剖水葫芦和香蒲,并揭开这两种水生植物的奥秘:水葫芦里是海绵状的,充满了空气,因此可以漂浮;香蒲里有白绒绒的种子,像蒲公英一样,会散播到四面八方。


  小湖长将香蒲等部分水生植物带到现场,展示并讲解。 记者郭良朔摄


  台下的“小湖长”们听的专注。 记者郭良朔摄
  结束了室内课程分享后,“小湖长”们沿着湖边实地观察水生植物,马林致和陈乐岩给远道而来的其他“小湖长”们一一介绍了公园的6大特色水生植物:莲藕其实是荷花的茎;梭鱼草最特别的是叶子将茎包裹起来;汉伞草就像一把小伞,虽然是水生植物但不长在水里;再力花上有许多白色的粉末,我们猜测是为了防护病害虫;芦苇的种子要靠风传播,所以它长得很高;水葫芦其实生长在水质比较差的地方……孩子们边走边看,既收获了公园美景,也学习了生动的植物知识。


  室内分享后,小湖长们沿着沙湖边,实地观察水生植物。 记者郭良朔摄
  结束了户外观察,来自邬家墩小学的薛斌豪和陈曾涛意外发现了池杉小秘密。他们看到池杉树下有许多坚硬的褐色果实,便动手解剖,发现果实里包裹着颗粒状的种子。“原来池杉树的种子是在果实里,还是靠弹射传播的。”薛斌豪说,与沙湖的“小湖长”交流后了解了不少新知识,他也欢迎大家有机会来后襄河公园,他将把后襄河公园的湖泊之美和生态保护的意义讲给更多人听。
  【编辑:刘思】
  (作者:蔡燕秋)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